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学笔记|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应用知识

2021-08-30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氧气雾化吸入装置主要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方式,使药物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者口由呼吸道吸入,直接作用到气道,可以起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控制呼吸道感染和改善通气等作用。


适应证

1.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感染。

2.肺部感染,如支气管肺炎、肺化脓症。

3.支气管哮喘。

4.湿化气道,祛痰。

5.支气管麻醉;如支气管镜检术前麻醉。


禁忌证


1.自发性气胸及肺大泡患者慎用。

2.II型呼吸衰竭患者禁用。

3.吸入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供氧装置,注意用氧安全,室内避免火源,氧气湿化瓶内勿盛水。

2.观察及协助患者排痰,雾化过程中如出现面色苍白、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大汗时,应停止雾化。


潜在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1.过敏反应


发生原因:雾化吸入时,患者对其药物过敏。

预防处理:

1)雾化吸入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2)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遵医嘱对症处理。


2.感染


发生原因:

1)最常见的是雾化器消毒不严格,雾化治疗结束后没有将口含嘴或面罩,治疗罐及管道及时清洗和消毒。

2)年老体弱的患者自身免疫力功能减退,较长时间用抗生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的真菌感染。


预防处理:


1)采用一次性雾化器,专人专用。重复使用时,每次雾化结束治疗后,将雾化灌、口含嘴及管道用清水洗净,并用500 ml/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2)给予富含大量维生素或富有营养的食物。

3)肺部感染者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3.呼吸困难


发生的原因:

1)由于黏稠的分泌物具有吸水性,长期积聚支气管内的黏稠分泌物因雾化吸入吸水后膨胀,使原部分堵塞的支气管完全堵塞。

2)雾化吸入水分过多,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导致呼吸困难(见于儿童雾化引起的溺水反应)。

3)雾化吸入时间较长使机体处于慢性缺氧状态,而雾化吸入又需要患者做深吸气快速呼气,增加了呼吸肌的负担。

4)高密度均匀气雾颗粒可分布到末梢气道,若长时间吸入(超过20min)可引起气道湿化过度或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呼吸困难。

5)药物过敏或雾化药物刺激性大导致的支气管痉挛。


预防处理:

1)选择合适的体位,让患者取半卧位。

2)协助患者拍背,鼓励其咳嗽。必要时吸痰,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持续吸氧,以免雾化吸入过程中血氧分压下降。

4)对于慢性阻塞肺气肿的患者或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等,湿化量不宜太大,一般氧流量为1~1.5 L/min。




来源:ICU护理之家 作者延纳大学咸阳医院 亓蒙利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