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氧气雾化吸入装置主要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方式,使药物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者口由呼吸道吸入,直接作用到气道,可以起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控制呼吸道感染和改善通气等作用。
适应证
1.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感染。
2.肺部感染,如支气管肺炎、肺化脓症。
3.支气管哮喘。
4.湿化气道,祛痰。
5.支气管麻醉;如支气管镜检术前麻醉。
禁忌证
1.自发性气胸及肺大泡患者慎用。
2.II型呼吸衰竭患者禁用。
3.吸入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供氧装置,注意用氧安全,室内避免火源,氧气湿化瓶内勿盛水。
2.观察及协助患者排痰,雾化过程中如出现面色苍白、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大汗时,应停止雾化。
潜在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1.过敏反应
发生原因:雾化吸入时,患者对其药物过敏。
预防处理:
1)雾化吸入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2)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遵医嘱对症处理。
2.感染
发生原因:
1)最常见的是雾化器消毒不严格,雾化治疗结束后没有将口含嘴或面罩,治疗罐及管道及时清洗和消毒。
2)年老体弱的患者自身免疫力功能减退,较长时间用抗生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的真菌感染。
预防处理:
1)采用一次性雾化器,专人专用。重复使用时,每次雾化结束治疗后,将雾化灌、口含嘴及管道用清水洗净,并用500 ml/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2)给予富含大量维生素或富有营养的食物。
3)肺部感染者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3.呼吸困难
发生的原因:
1)由于黏稠的分泌物具有吸水性,长期积聚支气管内的黏稠分泌物因雾化吸入吸水后膨胀,使原部分堵塞的支气管完全堵塞。
2)雾化吸入水分过多,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导致呼吸困难(见于儿童雾化引起的溺水反应)。
3)雾化吸入时间较长使机体处于慢性缺氧状态,而雾化吸入又需要患者做深吸气快速呼气,增加了呼吸肌的负担。
4)高密度均匀气雾颗粒可分布到末梢气道,若长时间吸入(超过20min)可引起气道湿化过度或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呼吸困难。
5)药物过敏或雾化药物刺激性大导致的支气管痉挛。
预防处理:
1)选择合适的体位,让患者取半卧位。
2)协助患者拍背,鼓励其咳嗽。必要时吸痰,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持续吸氧,以免雾化吸入过程中血氧分压下降。
4)对于慢性阻塞肺气肿的患者或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等,湿化量不宜太大,一般氧流量为1~1.5 L/min。
来源:ICU护理之家 作者延纳大学咸阳医院 亓蒙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