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及疾病谱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慢病防控“第一道防线”,承担筛查、管理、教育和康复等职能。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优化慢病管理模式、推动中西医协同防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在慢病管理中展现独特优势。
为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发起“基层中医药慢病防治”项目,邀请基层医师围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展开访谈。现整理第十期精粹如下。
专家简历
滑动查看完整简历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承德市中医院田雅楠主任指出,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科常见疾病,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以左心衰最为常见,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伴随咳嗽、咳痰甚至咯血,严重时出现心源性哮喘和肺水肿。右心衰则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如腹胀、纳差、下肢水肿等。全心衰在疾病晚期出现,兼具左心衰和右心衰的表现,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中医药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受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尤其是相关专家共识的发布,对我国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可降低心衰再入院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改善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对于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加用芪苈强心可显著改善症状,且患者依从性较好;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芪苈强心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心律失常的管理策略与中成药应用
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宋丽琴主任提到,心律失常可伴随高血压、冠心病等器质性疾病,也可表现为非结构性心脏病的室早等功能性问题。对于非结构性心脏病的室早,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习惯等非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必要时可使用药物治疗。参松养心胶囊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整合调节、快慢兼治”的优势,其对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均有良好疗效,且不会减慢心率,适用于多种复杂情况。此外,基于良好的循证结果,多部指南共识推荐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邯郸市肥乡区中心医院李宁主任则从中医现代化和中西融合的角度,分享了参松养心胶囊的多机制、多靶点发挥作用,其在改善心律失常症状的同时,还能改善心肌供血,尤其适用于合并冠心病等复杂病情的患者,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与西药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此外,在规范使用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联用参松养心胶囊可进一步减少长间歇风险。
冠心病的诊疗进展与中成药的临床价值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王亚玲主任展示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后,患者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的临床实践。通心络胶囊具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包括血液保护、血管保护以及通经络等,可有效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对冠心病患者的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具有显著效果,且价格适中,纳入医保后患者接受度较高。此外,通心络在冠脉痉挛综合征中的应用可弥补他汀类药物抗炎机制的不足。通过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提升的典型案例,可体现其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的疗效。当前治疗虽以再灌注治疗、抗凝、调脂为主,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导致的症状反复,通心络的多靶点作用可针对性改善此类问题,建议将通心络纳入慢性冠脉综合征的全程管理中。作为络病理论指导下的代表药物,系列研究证实通心络具有保护微小血管的独特作用,它不仅可以起到预防微血管病变的作用,同时对认知功能及焦虑、抑郁等情绪的改善也具有显著作用,展现了其广泛的临床前景。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侯瑞田主任则提到,冠心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及时再通血管、保护心脏功能,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如部分患者因错过时间窗而无法进行有效介入治疗,或因心肌损伤严重导致远期预后不佳。中成药如通心络胶囊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后,射血分数显著提升,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管理提供了新路径。通心络具有抗炎、抗痉挛、改善内皮功能等多重作用,可填补西药在冠脉痉挛综合征等领域的治疗空白,尤其适用于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国际医学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将“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研究)评为2023年亚洲心血管医学领域杰出研究的榜首,成为百年来创新专利中药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式突破。
小结
在基层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道路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正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其中,芪苈强心胶囊、参松养心胶囊以及通心络胶囊等中成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显著疗效,不仅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还在降低相关风险、提高预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推广,不仅体现了医学领域的传承与创新,更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