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戴波教授:前列腺癌新十年”系列访谈 | 聚焦MDT诊疗模式,着力精准医学发展

2021-10-27作者:李稳资讯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非原创

健康中国,泌尿先行。在数泌尿人的共同努力下,40年间我国泌尿外科事业高速发展,泌尿系统疾病诊疗理念、手术技术、基础科研、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前列腺癌作为泌尿外科诊疗中的重点和难点,40年的发展历经荏苒、方兴未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十年”的旅程,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显著的进步,而下一个“十年”也已大幕拉起!

 

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学论坛报》举办《健康中国泌尿·前列腺癌新十年》系列访谈栏目,全面覆盖领域内院级管理者、学科带头人、临床专家及药学专家,揭示前列腺癌临床诊疗困境、解析前沿技术理念、探寻下一个十年的高速发展路径。本期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戴波教授、朱耀教授和秦晓健教授围绕前列腺癌学科发展、诊疗水平提高以及药物创新等热点话题畅谈前列腺癌新十年。

【戴波教授】

以泌尿外科为核心的线上MDT模式开展如火如荼,加强前列腺癌筛查辅以精准治疗助力患者长期生存

image.png
前列腺癌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的疾病,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全身系统性治疗。我国初诊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晚期或者晚期患者比例较高,单纯手术治疗对改变患者治疗结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类患者病情复杂,需要在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多学科团队(
MDT)模式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已被国内外各大医学中心的临床实践证实具有最佳疗效,患者5及10年生存率较以往可提高10%-20%。以泌尿外科医生为核心,联合放疗、化疗、肿瘤内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将是未来前列腺癌联合治疗模式的发展方向。实施MDT的核心要求是将不同学科的专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集合起来,繁忙的临床工作为这一先进的诊疗模式带来很大的阻力。互联网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不限空间,而且可以邀请到不同中心的专家,对基层单位医生的诊疗水平也有明显提升。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初诊患者中晚期比例较高,我国前列腺癌整体死亡率达30%~40%,未来如何扭转前列腺癌不良预后,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当下聚焦前列腺癌的早期精准诊断和影像精准定位,致力于发现肿瘤发生发展的驱动机制,从而实现肿瘤早期诊断;通过精准定位和分析,提高局部治疗准确性,提升术后治愈率。

前列腺癌在我国属于老年男性人群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治疗对总生存期无明显获益,但术前新辅助治疗在肿瘤期降级、增加肿瘤可切除性、加强肿瘤局部控制力度、降低切缘阳性率方面的作用仍有其价值所在。

  前列腺癌术后高危患者的比例约为50%。术前PSA>20ng/ml或术后PSA降低不理想、Gleason评分>8分、病理分期>III期、不良病理预后、切缘阳性的患者皆属于术后高危因素。建议高危患者积极行辅助治疗,包括辅助内分泌治疗或辅助放疗。

去势抵抗性阶段包括转移性和非转移性,其中临床上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的诊断率远低于发病率,这可能是由于nmCRPC诊断时间窗较短,从而错过最佳诊疗时机。目前nmCRPC的诊断常通过常规影像学检查如CT、MRI、骨扫描等评估,提高患者和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及建立规律的随访体系对提高nmCRPC诊断率有一定的帮助。

去势治疗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即使在去势抵抗阶段,雄激素受体(AR)通路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AR抑制剂的选择应重点关注下述三个方面:第一为肿瘤控制,增加AR抑制剂在蛋白层面、层面、转录层面对AR的深度抑制;第二为不良反应AR抑制剂在外周血和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应有明显差别,几乎不通过血脑屏障的AR抑制剂且在肿瘤局部富集浓度更高的药物效果更好;第三为药物相互作用,前列腺癌多为老龄患者,同时合并使用多种药物,AR抑制剂应尽量避免与现有药物的相互作用。以上三点是选择AR抑制剂治疗前列腺癌患者时重点关注的方面。

早诊早治,精准医疗,多学科团队诊疗可能将成为未来前列腺癌领域发展的三大方向,期待我国前列腺癌诊疗能够早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