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Neuroradiology血管炎分为炎症性/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和感染性血管炎(下图)。a.炎症性/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其他包括ICA动脉炎和系统性血管炎(Graves、结节性多动脉炎、干燥综合征、韦格纳肉芽肿)。b.感染性血管炎;其他血管炎包括梅毒、毛霉菌病、“细菌性脑膜炎”、“感染性”(未特指)、肺炎支原体动脉炎、“真菌性”(未特指):
2022年1月来自美国的Jae W. Song等在Neuroradiology上公布了他们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血管壁MR特征的系统性综述(共纳入115项研究),回顾了炎症性和感染性血管炎的血管壁MR成像模式。
他们发现,炎症性和感染性血管炎的血管壁MR成像的共同特征包括血管病强化(89%),增厚(17%),水肿(10%)和血管周围强化(16%)。与颅外动脉炎性血管炎相比,颅内动脉炎性血管炎出现血管壁增厚和血管周围强化的概率更低。VZV/HSV(45%)和PACNS(22%)是最常报道的CNS感染和炎症性血管炎。与PACNS相比,VZV/HSV血管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管壁强化减轻或消失的可能性更大(89% vs 59%)。
1.感染性血管炎(译者注):水痘带状疱疹(Varicella zoster vasculitis,VZV)血管炎的血管壁MR成像特征。(a)25岁,女性,诊断为VZV血管炎。TOF MRA显示严重狭窄,右侧床突上段ICA(箭头)的血流相关增强局部消失。(b)轴位T1w增强VW-MRI显示右侧岩部颈内动脉(箭头)明显增厚和强化,轴位T2加权VWMRI显示(c)血管壁水肿(箭头)。这些影像学异常与左侧岩部颈内动脉(正常侧)形成对比,后者没有血管壁增厚、强化和水肿。(d)增强后T1加权VW-MRI曲多平面重组图像显示,颈动脉远端和颅内颈内动脉弥漫性壁增厚和强化(长箭头所示),伴有床突上段血管周围强化和严重狭窄,壁增厚和增强明显(箭头所示):
2.感染性血管炎(译者注):结核性血管炎的血管壁MR影像特征。a.6岁,女孩,诊断为结核性血管炎,随后连续进行了VW-MRI检查。MCA M1段冠状位T1w强化VW-MRI显示血管壁增厚和强化,以及邻近炎症血管壁的血管周围强化(箭头)。远端可见实质强化,与以血管炎为中心的脑炎一致。b–c.增强前和增强后矢状位VW-MRI显示大脑中动脉的sylvian支可见血管壁增厚、血管壁强化和血管周围强化。d-e.复查影像学(同一区域),增强前和增强后矢状位VW-MRI显示血管炎随后消失,并伴有残留的结核瘤:
3.炎症性血管炎(译者注):巨细胞动脉炎的血管壁MR成像特征。矢状位增强后VW-MRI显示颞浅动脉(箭头)炎症(inflamed)。插图显示了动脉的正交平面,血管壁增厚和强化(箭头)以及炎症(inflamed)动脉周围的血管周围造影剂滞留(长箭头)。随后进行的颞动脉活检符合巨细胞动脉炎(颞动脉炎):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