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Blood重磅:研究揭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新机制

2021-07-28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血液肿瘤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随着诊断分型技术的提高,联合化疗以及新型免疫疗法的应用,长期生存率已达80%。但复发难治性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仍是儿童白血病相关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因此,复发难治性B-ALL需要新的治疗方法。


2021年7月15日,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孙少聪教授课题组在血液学知名期刊《血液》(Blood)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阐明了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a(DYRK1a)通过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作用因子3(TRAF3)相互作用并介导其磷酸化,从而促进非经典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影响这一疾病的发生发展,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概念和药物靶点。

微信图片_20210722100050.png

NF-κB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因其首次在1986年发现时能与免疫球蛋白的 κ链基因增强子κB序列结合而被命名为NF-κB。NF-κB转录因子可以被多种信号,包括细胞因子、病原体以及其他压力条件活化,进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凋亡、发育及癌变。另外,在许多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组织中常常伴随着异常激活的NF-κB,因此深入研究NF-κB活化及其调控机制可以为许多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途径。

微信图片_20210722100056.png

BAFF介导的非经典NF-κb信号通路


NF-κB家族蛋白有两条主要的活化途径,即经典和非经典NF-κB信号通路。两条途径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以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作用因子(TNF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TRAF)作为关键的接头蛋白及调节两个级联反应都是通过激活IκB激酶(IκB kinase,IKK)复合物。


相对于经典NF-κB信号通路,非经典NF-κB信号通路的转导较为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通过激活NF-κB-诱导激酶(NIK),使之磷酸化IKKα,继而将p100磷酸化,磷酸化的p100被SCF-β TrCP E3复合体识别并泛素化。p100蛋白经泛素化途径修饰后蛋白酶体会降解其含ANK的C端,而不影响含RHD的N端(即p52亚单位),这一过程也被称为p100的加工。最后,p52与RelB结合形成二聚体转移进入核内并激活靶基因的转录。


孙少聪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非经典NF-kb信号通路研究。在这个工作中,该团队首次发现了这一信号通路的另外一个重要新成员DYRK1a。该研究发现DYRK1a 可以与TRAF3直接结合,并且在BAFF刺激下磷酸化TRAF3上第29位丝氨酸或苏氨酸,促进NIK蛋白的富集从而激活非经典NF-kb信号通路。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异常激活的非经典NF-κB信号通路通过调节下游靶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对提高B-ALL肿瘤细胞的增殖以及抗凋亡具有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210722100103.png


DYRK1A与Bcl-XL 基因的表达与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关系


DYRK1A的编码基因位于人类21号染色体上唐氏综合征的关键区域(Down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 DSCR),其中患有唐氏综合征以及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iAMP21)的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预后较差且复发率较高。目前我们并不完全清楚唐氏综合征患儿以及iAMP21患者为什么面临预后较差且复发较高的原因,该研究为上述关键问题做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DYRK1A基因在这类白血病患者中的异常拷贝增加以及高表达,对于B-ALL的存活非常重要。反过来,这会降低癌细胞的生存能力。


微信图片_20210722100107.png


DYRK1a 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基因组异常情况


据悉,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的孙少聪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李砚川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


来源:生物世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