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例HR(+)晚期乳腺癌病例——青岛市中心医院 ,侯红

2019-11-07作者:CMT快讯经验
病例 晚期乳腺癌


病史摘要

年龄:60

性别:女

婚姻状况:已婚

生育状况:G1P1

主诉:发现左乳肿物3天

现病史:3天前自觉左乳皮肤凹陷,于凹陷下方触及质硬肿物,约“核桃”大小。于我院行彩超:左乳结节,BI-RADS 5类。

既往史/家族史:既往体健。/父母均因“高血压并发症病故。无兄弟姐妹。

 

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

左乳外上见“酒窝征”,下方触及肿块约3cm×4cm,质硬,与皮肤粘连,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 左腋淋巴结可触及,约1cm×1cm,活动可。

呼吸系统症状:胸闷、憋气,咳嗽、胸痛等不适

穿刺病理(2014.05.04):

左乳结节:浸润性癌,ER(90%++),PR(90%+++),HER-2(1+),Ki-67(40%+)FISH:HER-2基因无扩增

肺结节:乳腺浸润性癌转移

PET-CT(2015.05.04):

  1.考虑乳腺癌并双肺、多发(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2.右侧胸膜转移并右侧胸腔积液


微信截图_20191107092904.png 


入院诊断

左乳癌、纵膈、胸膜并双肺多发转移(Ⅳ期))

分子分型:luminal B型(HR(+)   HER-2阴性)


治疗方案-TX化疗

微信截图_20191107093553.png


阶段总结

影像学检查未见新发转移灶,肺部转移灶部分缓解。

疗效评价:PR

 

治疗方案-姑息手术

2014.10.10行“左乳单纯切除+左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病理:左乳浸润性癌,非特殊型,组织学分级I级(2+2+1=5分),肿物范围2*1*2.5cm,未见脉管内癌栓,符合治疗后反应Ib级;淋巴结见癌转移2/11

ER(80%++),PR(70%++),HER-2(2+),Ki-67(15%+),GATA-3(3+)。FISH:HER-2(-)。

 

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

来曲唑 2.5mg,qd,po

AI治疗10个月后

2015.07.23  CT(外院报告)

右肺占位和多发结节,考虑多发转移灶,较前增多增大。

更换 氟维司群500mg,28d


肺转移灶进展治疗-氟维司群500mg

微信截图_20191107093709.png

微信截图_20191107093737.png



氟维司群治疗后复查

微信截图_20191107093805.png



肺转移灶再次进展

微信截图_20191107093936.png


病例总结

参考要点:

1.该例病人为初治IV期,多发肺转移,使用氟维司群,单药维持了40个月PFS

2.对于有内脏危象的晚期患者,可选择给予化疗迅速缓解症状,是各大指南的共识。对于AI治疗失败的HR(+)患者,优选氟维司群500mg内分泌治疗,近年的各大指南更推荐以氟维司群为基础的联合内分泌治疗。

3. 该例HR(+)晚期病例,在氟维司群单药内分泌治疗中的获益时间长达40个月,且治疗期间无明显副作用发生,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得到了验证。按照近年指南更新及循证医学的证据,可以选择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作为晚期内分泌治疗的优选,期望得到更长的PFS

4. 多项研究的数据均证实,HR(+)晚期患者在内分泌治疗中的获益是明确的,甚至是优于化疗的。治疗的最终决策要依靠循证医学的证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