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临床常用活菌制剂及药学监护要点

2020-12-04作者:壹声热点
其他资讯

点击右上方【热点】,查看更多.gif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约1000种以上的细菌,其总数接近于1013~1014个,每克肠内容物细菌含量高达1012CFU。

正常情况下,微生物选择性地定植于肠道,人体为其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营养;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也在人体内发挥生物屏障功能、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内多种生理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当机体受到年龄、环境、饮食、用药等因素影响时,可能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衡,包括肠道菌群组成改变、细菌代谢活性变化或菌群在局部分布变化而引起的失衡状态。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外源性补充肠道微生态制剂。

肠道菌群失衡的主要临床表现,按照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程度,可以分为三度:

一度失衡,也称潜伏型微生态失衡,只能从细菌定量检查上发现菌群组成有变化,临床上无或仅有轻微表现,为可逆性改变,去除病因后可自然恢复。

二度失衡,又称为局限微生态失衡,不可逆,在临床上可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表现,如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

三度失衡,也称为菌群交替或二重感染,肠道的原籍大部分被抑制,而少数过度繁殖,临床表现病情急重,多发生在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激素、射线后,或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

对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诊断根据主要包括:

(1)病史中具有能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原发性疾病。

(2)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临床表现,如: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

(3)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实验室依据。

微生态调节剂是指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所生产的一类能够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衡,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生理性活菌制品。具体包括活菌体、死菌体、菌体成分、代谢物及生长促进物质。

现对临床常用活菌制剂使用注意事项等要点进行梳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一、临床常用活菌制剂基本资料比较

微信图片_20201203100744.png


二、临床常用活菌制剂药理作用特点及其适应证

1.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致病菌,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促进机体对营养物的消化,合成机体所需的维生素,激发机体免疫力。

主治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急慢性腹泻、便秘,也可用于治疗轻中型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及消化不良、腹胀,以及辅助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内毒素血症。

2.地衣芽孢杆菌

以活菌进入肠道后,对葡萄球菌、酵母样菌等致病菌有拮抗作用,而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有促进生长作用,从而可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目的。还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

此外通过氧生物效应使肠道缺氧,有利于大量厌氧菌生长。

主要用于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急、慢性肠炎、腹泻。也可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

3.蜡样芽孢杆菌

蜡样芽孢杆菌进入肠道,可消耗肠道内过多氧气,创造厌氧环境,促进厌氧菌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失调,改善人体微生态环境,达到治疗目的。

主要用于婴幼儿腹泻、慢性腹泻、肠功能紊乱及肠炎的治疗。

4.酪酸梭菌活菌

酪酸梭菌进入肠道,可对各种肠道有害细菌的发育起抑制作用,减少其增殖和产生毒素,使肠道内水分潴留明显减少,同时,促进有益菌双歧杆菌的生长,还可通过抑制5-羟色胺,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还可抑制肠黏膜的萎缩,同时使粪便中水分含量减少,粪便的性状和排便次数也得到改善。另外,酪酸梭菌在肠道内能产生一些酶和维生素类的有益物质。

主要用于治疗和改善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的消化道症状

5.枯草杆菌

具有抑制肠道致病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的作用。

主要适用于急性腹泻,某些肠道致病菌感染引起的轻、中度腹泻,以及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

6.复方嗜酸乳杆菌

由中国株嗜酸乳杆菌,日本株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等四种菌组成的复方片剂。为肠道菌群调整药。

可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提高肠道酸度,从而抑制肠道致病菌繁殖。

常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功能紊乱,如急性腹泻等[7 8]。

三、关注活菌制剂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1.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制酸药、抗菌药可减弱其疗效,应时分开服用。剂、鞣酸、活性炭、酊剂等能抑制、吸附或杀灭活菌,故应时分开服用。


2. 地衣芽孢杆菌

抗菌药与地衣芽孢杆菌合用时可减低其疗效,故不应同服,必要时可间隔 3 小时服用。剂、鞣酸、药用炭、酊剂等能抑制、吸附活菌,不能并用。

3. 酪酸梭菌

氨茶碱或异烟肼与酪酸梭菌混合时,可使其着色,应避免上述药物混合使用。

4. 嗜酸乳杆菌

抗酸药,抗菌药与嗜酸乳杆菌合用时,可减弱其疗效,故应分开服用,最好间隔 3 小时。剂,鞣酸,药用炭,酊剂等能抑制,吸附活菌,不能合用。

温馨提示:

活菌制剂应避免置于高温处。

可于饭后半小时用冷、温开水(水温不高于40 ℃)服。

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来源:药评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