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失眠的诊断与治疗丨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⑧

2023-05-29作者:论坛报沐雨综述
原创

banner (2).png


上期问题答案

Q:躯体症状障碍的评估包括如下哪几个?


A:临床评估

B:躯体症状评估量表

C:情绪评估量表

D:90秒4问法


答案:ABC


Day8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付佩彩

审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杨渊



要点提示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根据ICSD-3,失眠症分为慢性失眠症、短期失眠症及其他类型的失眠症。失眠治疗推荐用药顺序为:(1)短、中效的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BzRA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2)其他BzRA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3)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4)联合使用BzRAs和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01
定义


失眠是指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失眠症可孤立存在或者与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或物质滥用共病,可伴随多种觉醒时功能损害。


02
失眠的危险因素


(1) 年龄:为失眠的显著危险因素;

(2)女性;

(3) 既往失眠发作病史;

(4) 遗传因素;

(5) 应激及负性生活事件;

(6) 个性特征:如神经质、内化性、焦虑特性及完美主义;

(7) 对环境的失眠反应性;

(8) 精神障碍;

(9) 躯体疾病:慢性内科疾病患者。


03
失眠的分类


慢性失眠症:病程≥ 3 个月且频度≥ 3 次/周;


短期失眠症:符合慢性失眠第A~C、F标准,但病程不足3个月和(或)相关症状出现的频率未达到每周3次;


其他类型的失眠症慎重诊断,仅在患者不能满足慢性和/或短期失眠症的情况下做出诊断


04
慢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依据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ICSD-3)诊断标准;必须同时符合A-F)

 

A. 患者报告,或患者父母或照顾者观察到患者存在下列1条或以上

(1) 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30 min);

(2) 睡眠维持困难(觉醒次数≥2次);

(3) 比期望的起床时间醒来早(比预计起床时间早1小时)

(4) 在适当的时间点不肯上床睡觉;

(5) 没有父母或照顾者干预难以入睡。

B. 患者报告,或患者父母或照顾者观察到患者存在下列与夜间睡眠困难相关的1条或以上:    

(1) 疲劳或萎靡不振;

(2) 注意力、专注力或记忆力下降;

(3) 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

(4) 情绪不稳或易激惹;

(5) 日间瞌睡;

(6) 行为问题(比如:活动过度、冲动或攻击性)

(7) 动力、精力或工作主动性下降;

(8) 易犯错或易出事故;

(9) 对自己的睡眠质量非常关切或不满意。

C. 这些睡眠/觉醒主诉不能完全由不合适的睡眠机会(如充足的睡眠时间)或环境(如黑暗、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解释

D. 这些睡眠困难和相关的日间症状至少每周出现3

E. 这些睡眠困难和相关的日间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

F. 这些睡眠困难和相关的日间症状不能被其他的睡眠障碍更好地解释。


05
失眠症的鉴别诊断


失眠可以作为独立疾病存在(失眠症),或与其他疾病共同存在(共病性失眠症)或是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需要区别单纯性失眠症、共病性失眠症或失眠症状。


其他睡眠障碍

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环境性睡眠困难、睡眠不足综合征、短睡眠者等;

躯体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等所致的失眠症状;

精神障碍

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

精神活性物质或药物

抗抑郁、中枢兴奋性、心血管药物、麻醉性镇痛药、平喘药,酒精和烟草等物质均可诱发失眠。


06
失眠症的治疗

(1)治疗目标


总体目标

增加有效睡眠时间和()改善睡眠质量;

②改善失眠相关性日间损害;

③减少或防止短期失眠症向慢性失眠症转化;

④减少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共病的风险。

改善睡眠后达到的具体指标

总睡眠时间>6 h、睡眠效率>80%85%、睡眠潜伏期<30 min、入睡后觉醒时间<30 min、降低觉醒次数或者减轻其他失眠症状。


(2)治疗方法


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和综合治疗等。心理治疗是首选,最常见的是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原则:在病因治疗、CBTI和睡眠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酌情给予催眠药物。药物治疗需个体化、小剂量开始给药;按需、间断、足量给药。

 

(3)药物治疗的次序及主要药物


①短、中效的BzRA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BzRAs:包括苯二氮䓬类(BZDs)和非苯二氮䓬类(NBZDs)。BZDs主要包括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奥沙西泮、地西泮(长效)、氯硝西泮(长效)等。NBZDs包括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


NBZDs药物半衰期短,催眠效应类似BZDs,比BZDs更安全,日间镇静和其他不良反应较少。

其他BzRA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最初使用的BzRAs对失眠治疗无效,则优先考虑选用同类药物中的其他药物。

③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曲唑酮、米氮平、氟伏沙明、多塞平;尤其适用于伴有抑郁和()焦虑症的失眠患者。

联合使用BzRAs和抗抑郁药

BzRAs可以增加抗抑郁药的抗焦虑作用,有效地改善焦虑性失眠,作用持久且安全性高。

⑤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苏沃雷生

⑥其他处方药:

①加巴喷丁②喹硫平③奥氮平


小结
  • 根据ICSD-3,失眠症分为慢性失眠症、短期失眠症及其他类型的失眠症。


  • 失眠可以作为独立疾病存在(失眠症),或与其他疾病共同存在(共病性失眠症)或是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需要区别单纯性失眠症、共病性失眠症或失眠症状。


  • 心理治疗是首选,最常见的是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首选短中效BzRA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专家简介

图片 4.png

作者
付佩彩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神经心理疾病、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病等疾病诊治。

审校
杨渊教授

图片 1.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精神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身医学、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障碍。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学科管理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综合医院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委。


互动小问题

Q1:失眠症分类?


A:失眠症分为慢性失眠症、短期失眠症及其他类型的失眠症

B:失眠症分为慢性失眠症、短期失眠症


Q2:失眠症药物治疗首选?


A:短、中效的BzRAs

B: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C:抗抑郁药

D: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请在评论区回复

答案明日揭晓

多重学习福利等您拿:

活动页签到4天,免费领取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签到8天,免费领取1年数字报
活动页签到8天,获得“优秀学员”证书

明日预告

图片 4.png

睡眠障碍分类包括失眠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障碍、昼夜节律性睡眠觉醒障碍、异态睡眠、睡眠相关运动障碍。本文简要介绍其中典型疾病,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障碍(OSAHS)、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RBD)及不安腿综合征(RLS):

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⑨:
常见睡眠障碍的分类及诊治

一键返回活动页面

banner (1).png


原创文章,转载须授权


精品专题推荐

d97468435fc827d54b326cb6e0f2b24.jp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512144508.png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东教授牵头,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癫痫专业组专家撰稿18篇精品干货文章,手把手指导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诊疗。

→点击进入

2(1).png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牵头,程忻教授主编,分享卒中领域最新指南及进展,以前沿视角审视卒中诊疗!

→点击进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