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史摘要
年龄:65岁
性别:女
婚姻状况:已婚
生育状况:G2P2
主诉:发现左乳肿物2年余 于2019-2-11首诊
现病史:2年多前发现左乳肿物,逐渐增大。
既往史/家族史:否认
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左乳外下触及一个肿物,直径6cm,中心位于3点,其边缘距乳头最小距离3cm,表面皮肤水肿,肿物质地韧,边缘浸润感,活动度差,与皮肤粘连,与胸肌无粘连,未与胸壁固定。左腋下触及一枚梭形淋巴结,3x2cm,融合状,质韧,活动度差。
实验室检查: CA153 60.49U/m
BUS(2019-2-13):左乳2-5点距乳头3cm可见低回声实性占位,体表投影范围约9.0x4.5x2.9cm,边界不清,不规则,深方侵及胸大肌,内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RI=0.80。左腋下可见多发低回声淋巴结,最大3.7x1.8cm,融合状。
[印象] 左乳实性占位,倾向Ca,建议穿刺活检;左腋下多发淋巴结,倾向M
钼靶(2019-2-11):左乳外上象限见高密度肿块,大小约35x21mm,边缘可见多发毛刺,邻近皮肤凹陷,左乳头偏移。左乳见点状钙化。
[印象] 左乳外上象限占位,BI-RADS 5。
MRI(2019-2-14):左乳外象限中后份腺体区域内见一不规则肿物,大小约36x24mm,边缘毛刺状,增强扫描早期高强化,平台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病变周围见多发强化结节,较大约6mm,增强扫描呈平台型曲线。肿物与胸壁肌肉及相邻皮肤最短距离分别约26mm、9mm。病变周围多发索条,左乳头牵拉凹陷,左乳皮肤增厚。 左腋窝见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大约21x17mm。
[印象] 左乳外象限肿物,BI-RADS 5;周围多发强化结节,多灶性病变可能大。左腋窝多发淋巴结,考虑转移。
腹部CT(2019-2-13): 右侧肾上腺区见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较大截面约36x30mm,可见较高强化。病变侵犯邻近肝S6,与下腔静脉肝内段关系密切。腹膜后见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较大约31x13mm。
[印象] 右侧肾上腺转移,侵犯邻近肝实质。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
胸部CT(2019-2-13):右肺下叶胸膜下见少许斑片灶,边缘模糊;左肺上叶胸膜下见局灶性肺大泡。左腋窝及左锁骨上区见多发淋巴结,较大约16x16mm;扫及右侧肾上腺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约38x23mm;左侧肾上腺不规则异常增粗。
[印象] 左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左锁骨上区多发淋巴结,转移不除外,追查。右肺下叶少许炎性病灶;左肺上叶局灶性肺大泡。双侧肾上腺占位,恶性待排,转移?请结合腹部检查。
PET(2019-2-26):
1、左乳多发结节,伴高代谢,符合乳腺癌表现,病变轻度牵拉邻近皮肤;左颈部、左锁骨区、左腋窝、纵隔8区、双后膈脚、腹膜后、双髂血管旁多发淋巴结转移,其中腹膜后淋巴结与腹主动脉分界不清;双肾上腺转移,其中右肾上腺病变侵犯肝右叶,且与下腔静脉分界不清。
2、右髂骨高密度结节,未见高代谢,倾向良性,定期随访。
3、右肺上叶微小结节,未见高代谢,随访。甲状腺右叶低密度结节,未见高代谢,B超随访。
4、脑内未见异常代谢征象;双基底节钙化。双上颌窦炎;左上齿槽炎;鼻咽及口咽部炎性摄取。左肺上叶肺大泡。肝多发囊肿;脂肪肝。脾脏良性病变;副脾。左肾囊肿。子宫术后。脊柱退变;项韧带钙化。双臀部多发钙化灶;双坐骨周围软组织炎性或非特异性摄取。
病理(2019-2-20):
(左乳腺肿物CNB)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
免疫组化:ER(强+90%),HER2(0),KI67(+30%),PR(中等+20%)
(左腋窝淋巴结CNB)淋巴组织内可见癌浸润,符合乳腺癌转移;
免疫组化:ER(强+90%),PR(强+70%),HER2(0),Ki-67(+30%)
入院诊断:
左乳腺癌IV期 T4N2M1
右侧肾上腺转移
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
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
弗隆 2.5mg PO Qd
疾病进展检查结果
BUS(2019-6-17):
左乳外上可见低回声实性占位,范围约2.6x1.5x2.2cm,边界不清,边缘毛糙,内可见血流信号。左锁骨上可见多发低回声淋巴结,最大约0.6x0.5cm。左腋下可见多发低回声淋巴结,最大约1.4x0.8cm。
右肾上腺区可见低回声占位,范围约4.7x4.3cm,边界欠清,占位侵及肝脏,与下腔静脉肝后段关系密切。
[印象]
左乳占位,BI-RADS 5
左锁骨上、左腋下多发淋巴结,不除外M
右肾上腺区占位,侵及肝脏,倾向M
腹部CT(2019-8-9):右侧肾上腺区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范围较前增大,原较大截面约36x30mm,现约50x42mm,可见较高强化。病变侵犯邻近肝S6,与下腔静脉肝内段关系密切,接触面积约180°。左侧肾上腺结节,约14x11mm。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范围增大,原较大约31x13mm,现约34x15mm。
[印象] 右侧肾上腺转移较前增大,侵犯邻近肝实质,包绕下腔静脉。左侧肾上腺结节,转移不除外。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范围增大。
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
氟维司群 500mg im Q4w+500mg im 1次(首次2周后)
病例总结
女性,绝经后
T4N2M1,右侧肾上腺转移、 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
HR+,HER2-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失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