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Nature子刊:人类的寿命极限,到底是多少岁?

2021-06-06作者:壹声资讯
科研科研非原创

余晖虽美,依旧要落山,人亦如此,衰老是每个人都不愿面对的话题,每个人都想把死神远远的拒之门外,也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去延年益寿。


然而,生命的可预测性还不足以使其在时间年龄和生物学年龄之间达到1:1的匹配。人身体表面的“衰老”很容易看出,但这并不一定代表机体真正衰老的程度。因此,生物学年龄才是评估个体整体健康状态的最佳指标。


目前,科学界已经开发出多种方式来衡量一个人的生物学年龄,主要包括测量端粒的长度、DNA的化学变化以及体内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的变化等方式。但人类寿命的尽头究竟在哪里呢?


近日,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blood markers reveals progressive loss of resilience and predicts human lifespan limit的文章。通过对来自美国、英国和俄罗斯大量人群的健康数据进行动态评估,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寿命极限在120~150岁之间。


微信图片_20210604103223.png


为了确定生物体状态与年龄相关的进化特征,更直观的评估人类的寿命极限,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生物样本库(Biobank)以及全国营养和健康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的纵向人类血细胞计数数据,同时基于对数转化成比例的全因死亡率模型建立了一种衡量人体衰老程度的新指标“动态生物体状态指标(DOSI)”。


微信图片_20210604103226.png

机体老化和发展的量化


在连续数个月内对544,398名参与者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并进行常规的全血细胞计数(CBC)检测后,研究人员发现,DOSI与年龄、生活方式和一些慢性疾病有关。


而且,该指标的变动可作为生理韧性的测量手段,在人类的年龄增长的同时,DOSI的变动的恢复时间也会不断增加。


微信图片_20210604103230.png

DOSI与生活方式,虚弱和健康风险之间的关系


为此,研究人员依据DOSI数据呈现的变动及生理韧性的逐渐丧失进行了大胆的预测。最后得出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开始下降,80岁老者恢复健康需要的时间是40岁中年人的3倍。


微信图片_20210604103233.png



当人类寿命到达在120~150 岁之间时,各项身体机能的自我恢复能力达到临界值,即使人们健康并没有遭受重大疾病,人也会死亡。


这进一步证实了“人类从出生起就开始迈向死亡”的观点,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医学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但却不能提高最大寿命。与此同时,这项研究更是让我们对市面上的那些宣传火热的长寿药物产生怀疑,它真的能让人类“长生不老”吗?


答案可想而知,药物只能延长你的生命,而不能给予你生命。


尽管长生不老也许只是一个神话,但这项纵向研究为分析人体的衰老过程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首次描述了一种新方法,可用于评估生物学上的衰老进程,可精准定位你的生物年龄在寿命中的坐标,还可确定抗衰老干预措施的效果,为未来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开辟了新途径。


来源:生物探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