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王建华
“大夫,以前我尿酸就偏高,查出冠心病之后开始服用阿司匹林,之后查了几次血,尿酸比之前又高出不少,这期间饮食没什么变化,我的尿酸升高是否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如果是阿司匹林引起的,是否需要停用?”我告诉他“尿酸升高有可能是阿司匹林的引起的,但不能因此就贸然停用阿司匹林”。
众所周知,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是心脑血管疾病“现症”及“高危”患者的常规用药。不可否认,阿司匹林会影响血尿酸水平,甚至有可能会诱发痛风,患者的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毕竟谁都不希望“按下了葫芦起了瓢”,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呢?
一、阿司匹林对血尿酸的影响,是升?是降?
目前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尿酸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与剂量大小有关。用量不同,对尿酸的影响也不一样。
1、大剂量(3g/d)阿司匹林可以明显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但是,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会损伤胃肠道黏膜,显著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此,除非病情确有必要(如严重风湿性疾病),临床一般不会采用大剂量疗法。
2、中等剂量(1~2g/d)及小剂量(75~325 mg/d)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临床上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通常采用小剂量(75~100mg/d)阿司匹林,有可能会引起尿酸轻度升高,这也是我们不能回避、必须正视的问题。
二、权衡利弊,阿司匹林该用还得用
阿司匹林主要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前者是让没患过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发病,后者是让曾得过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再复发。
尽管阿司匹林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胃黏膜损害、血尿酸升高等等,但这与它给病人带来的心血管获益相比,“功”远远大于“过”。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更大的获益,有时不免要冒些小的风险。如果因为阿司匹林有可能引起尿酸轻度升高,就停止服用阿司匹林,这样做恰恰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此,对于有潜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一般不建议停用阿司匹林。事实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每天只需服用100毫克的阿司匹林,小剂量阿司匹林在进入人体后,代谢与排泄的速度都非常快,对血尿酸的影响并不太大,适当注意即可,不必特别担心,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因为停服阿司匹林所带来的心脑血管病的高风险。
三、如何应对阿司匹林引起的血尿酸升高
临床上,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消除阿司匹林对血尿酸的影响。
1、调整饮食结构,戒酒、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以此来抵消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的尿酸升高。
2、换用同样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但不会引起血尿酸升高的其他药物,如氯吡格雷等。
3、与降血尿酸药物联用,以对抗阿司匹林的升血尿酸作用。但不宜与促尿酸排泄药物联用,因为阿司匹林会与此类药物在肾小管竞争排泄通道,抑制后者的促尿酸排泄作用。
四、如何正确看待药物的副作用?
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只是或轻或重、或多或少而已,能否应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权衡该药的获益与不良反应,如果“利”明显大于“弊”,当然就可以应用。
根据最新调查,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已高达13.3%,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既有心血管疾病,又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非常多见。鉴于阿司匹林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具有肯定的疗效,患者不能因为它能引起血尿酸轻度升高就擅自停用。
来源:代谢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