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饭后头晕心慌需要警惕何种疾病?

2023-07-02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点击上图,直接提问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蒋利


有些人经常感觉饭后头晕心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饭后头晕心慌到底是不是病呢?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01

吃完饭后出现头晕心慌

到底是不是病?


大多数中老年人吃完饭后出现短暂的头晕心慌,往往是由于进食后消化系统调动了大部分的血液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时供应大脑的血液会相应地减少,出现头晕的症状;与此同时,心脏为了补偿其他器官的血液供应,需要加快心跳,所以会产生心慌的感觉。因此,短暂的饭后头晕心慌,多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


02

饭后持续头晕心慌

需要警惕哪些疾病?


01

餐后低血压

某些老年人吃完饭后持续地头晕心慌,甚至还出现了黑矇、心绞痛、肢体乏力等症状,一量血压还特别低,这种用餐之后出现的低血压,就称为餐后低血压。


对于正常人群来说,为了解决因餐后调配更多的血液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应其他器官的血流就会相应减少,此时便会启动人体的血压调节机制,通过增加心率,收缩血管等方式保证血压的相对稳定。


但对于某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血管硬化、心脏功能减退、糖尿病、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其血压自动调节的能力会减弱,维持血压的能力下降,于是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02

餐后低血糖

正常情况下餐后血糖会逐渐升高,血糖升高会刺激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也会随着血糖的升高而逐渐分泌增多,使人体的血糖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而对于某些胰岛素分泌迟缓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同时胰岛素并不能及时分泌,而在进食后,当血糖开始下降时,胰岛素才开始大量分泌,此时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进一步下降,导致餐后低血糖。


03

脑部供血不足

餐后心脏输出血量短时间减少会不会显著影响大脑供血,但对某些合并脑梗死、颅内血管狭窄的患者,可以造成明显的脑供血不足,产生头晕的症状。


04

冠心病

冠心病病人在吃饭时,全身的血液会相对集中分布到胃肠道内,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时供应心脏的血液就会相应减少,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因而产生心慌、胸闷的症状。


05

贫血

由于贫血病人本身血液中携带的氧气含量较正常人低,饭后血液分配到消化系统后,更加重了其他器官组织的缺血缺氧,导致头晕、心慌。



03

心血管患者如何吃饭才健康?


对于有餐后低血压的高血压病人,应该适当调整服用降压药物的时间,比如避免在餐前服用降压药物,改为在两餐之间服用降压药物。


在饮食上,心血管病人应该避免过多、过快摄入食物,养成少量多餐的饮食习惯。


餐后低血糖病人,应该及时至医院排查是否存在糖尿病,平时尽量避免食用高碳水、高脂肪的食物;同时,用餐后尽量坐着休息一段时间,饭后应避免剧烈运动。


来源:心内科蒋利医生



好文推荐TOP10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8慢快综合征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丨临床思维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4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低血压如何处理?


与2016版指南相比,在血脂异常指标方面,2023版指南有什么亮点内容值得特别关注?


辅酶Q10联合用药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


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如何快速应对?丨临床思维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核心要点解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