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史摘要
年龄:69
性别:女
婚姻状况:已婚
生育状况:G2P2
主诉:2018.7以“发现右乳肿物3月余”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2018.4无意中发现右乳肿物1枚,大小约1*0.5cm,质韧,乳头凹陷,无乳头溢液,不伴疼痛,未在意,后肿物逐渐增大,曾就诊于外院行乳腺超声检查示:右侧乳腺肿物,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未见超声报告)
既往史:10余年前行右下颌肿物切除术,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右侧乳头凹陷,乳头乳晕周围皮肤可见橘皮样变,右乳乳头乳晕后方可触及肿块1枚,大小约4.0*4.0cm,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形态不规则。左乳无局部红肿及皮肤改变,乳头无凹陷,无溢液,左乳未触及明显肿物,双腋下及双侧锁骨上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未见明确异常(包括肿瘤标志物)。
影像学检查:
2018.7.20 胸部CT示:右乳病灶,大小约35*32mm,恶性可能;双肺多发小结节灶,最大约10*9mm,转移可能;右侧腋窝多发小淋巴结。
2018.7.22乳腺增强MRI:右乳肿物,大小约36*30*29mm,乳腺癌可能性大,BI-RADS 5级;右侧腋窝多发较大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
颅脑CT、腹部CT及骨显像未见异常。
2018.7.17行右乳肿物及右腋下淋巴结穿刺,细胞学示:右乳肿物及右腋下淋巴结穿刺标本均可见癌细胞。病理示:(右乳肿物)腺癌。免疫组化:ER95%中-强,PR70%中-强,HER2(2+),Ki-6715%,FISH:HER2无扩增。
入院诊断
目前诊断:右乳腺癌 IV期 cT2N1M1
右腋下淋巴结转移
肺转移
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
治疗方案:氟维司群单药
具体用药:在第0天、第14天、第28天和之后每28天应用氟维司群 500毫克 肌肉注射。
疾病治疗检查结果 右乳腺病灶及右腋下淋巴结变化情况(乳腺MRI)
疾病治疗检查结果 右乳腺病灶变化情况:PR (胸部CT纵隔窗)
疾病治疗检查结果 肺转移灶变化情况:PR(胸部CT肺窗)
病例总结
1.病例特点:绝经后老年女性,初诊IV期乳腺癌,右腋下淋巴结转移,肺转移,分子分型为HR阳性HER2阴性,既往未行任何治疗(包括内分泌治疗),属于内分泌治疗敏感人群。
2. 治疗方案依据的指南、专家共识或研究:FALCON研究证实,晚期未经内分泌治疗的HR阳性乳腺癌患者选择氟维司群较第三代AI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研究达到主要终点,ITT人群中位PFS分别为16.6个月和13.8个月(HR 0.797;95%CI 0.637~0.999;P=0.0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ONALEESA-3研究中,在一线治疗的患者中CDK4/6抑制剂联合氟维司群组PFS达33.6个月,氟维司群单药组PFS达到了19.2个月(HR=0.546,95%CI :0.415-0.718)。2019版的NCCN指南中,CDK4/6抑制剂联合氟维司群和氟维司群单药均是对内分泌治疗敏感的绝经后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Ⅰ类推荐。国内2019版CSCO BC指南和CBCS指南也同样推荐CDK4/6抑制剂联合氟维司群和氟维司群单药用于内分泌治疗敏感的绝经后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
3.治疗体会:本病例中患者存在肺转移,无内脏危象,既往未应用内分泌治疗,晚期一线最优选择为CDK4/6抑制剂联合氟维司群Al药物,但由于经济原因患者未应用CDK4/6抑制剂,故应用氟维司群单药治疗,4周期后疗效评价PR,一线氟维司群单药PFS超过15个月,目前右乳腺病灶及双肺转移病灶持续PR。尽管在FALCON研究中,内脏转移亚组分析显示氟维司群单药和阿那曲唑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位PFS分别为13.8个月和15.9个月(HR 0.99;95%CI 0.74~1.33),但一项由邵志敏教授团队进行的对接受500mg氟维司群治疗的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了氟维司群单药对肺转移(无肝转移)患者的明显疗效。在此项研究中,氟维司群对肺转移与非内脏转移患者疗效相当,肺转移(无肝转移)相比肝转移(无肺转移)和双转移中位PFS显著延长(9.6个月对比3.7个月和3.2个月,P<0.001)。综合病例诊治体会及文献研究数据,对于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非内脏转移或内脏转移中的肺转移(无肝转移)人群,氟维司群单药一线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