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年来,乳腺癌已跃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大癌症,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开始关注自身的乳腺健康。乳腺超声则是乳腺癌筛查最常用的一种临床医学检查手段。那么,当我们拿到一份乳腺超声检查报告时,应该如何去解读呢?
超声报告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1.图像:一般是针对有问题的病灶进行留图。
2.超声描述:现在多数的报告上,都能看到超声图像,下面的超声描述就是医生根据成像对乳腺内部情况进行描述,简言之,就是医生把图像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
3.超声提示:超声医生凭借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对图像进行总结判断,给出诊断结果。
部位是说明哪侧乳房出状况了,病变是发生在左乳还是右乳。
方位是指出病变位于乳房的哪个方向。目前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比较直观,如“内上象限、内下象限、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另一种是“钟表”法,对应时钟的位置。例如,12点方向对应的是正上方,6点方向对应的是正下方,左乳2点指的是左乳外上方向,而右乳2点则指的是右乳内上方向,以此类推。
在报告中,对肿块大小的测量,通常包括三个径线,即“长*宽*高”,尤其是重点需要关注的肿块,医生会写清楚肿块的三个经线长度。对于需要定期复查或者典型良性肿块通常会测量其中两个经线;如有多个肿块,可能仅报告肿块的长径范围,即最小肿块的长径和最大肿块的长径。
肿块的大小并不说明良、恶性。有些肿块很大,但其实是良性,反而一些小的肿块是恶性。
一般有四种回声:
(1)强回声:代表乳腺组织内有钙化灶。超声能发现的钙化灶一般是粗大型的,而一些细小钙化灶有时很难由超声探查到,多数是由钼靶检查首次发现。
大家不要看到“钙化灶”就紧张。钙化灶也有良恶之分。良性钙化灶有类似于结石的纤维腺瘤伴坚硬粗大钙化,有乳汁淤积残留的钙盐沉积,也有乳腺炎症的渗出物及坏死物质等。恶性钙化灶,最常见的就是乳腺癌中的簇状钙化。
(2)低回声:最常见,代表乳腺的实质结节,需要根据其他描述来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3)无回声:代表乳腺的囊性结节,即囊肿,就像是乳房内长了个“水泡”。一般情况下囊肿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只需要定期复查随访。
(4)弱回声:是介于低回声与无回声之间的一种结节,通常是由于无回声结节内伴有分泌物。
边界和形态通常是判断肿瘤良恶性最直观的表达。良性肿块边界清晰,有时可见包膜,肿块形态规则,是圆形或椭圆形。恶性肿块一般边界毛糙,看起来不清晰,并且肿块形态不规则。
良性肿块一般无血流,或者是呈现少量点状或条状的稀疏血流信号;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少数纤维腺瘤也会有丰富的血流信号。恶性肿块血流信号一般比较丰富。
此外,由于机器型号不同以及彩色多普勒调节的条件不同等原因,同一个肿块经过不同的机器,或是不同的医生,都可能导致描述结果不同。
超声医生凭借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对图像进行总结判断,在报告末尾的超声提示处给出BI-RADS分类。
BI-RADS全称是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是由美国放射学会(ACR)联合其他几家机构共同制定的国际规范,分为0~6类。
其目的是对乳腺影像检查的操作、肿块描述、报告等内容加以规范,降低乳腺影像解读中出现的误差和混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BI-RADS分类
BI-RADS分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出客观结果,可能会出现同一位患者在同一时期被不同医院、不同医生给出不同的分类结果的情况,因为每个医生都会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做出判断。面对这种情况不需要困惑,相信临床医生会结合具体情况作出综合分析,并给出最终的诊疗建议。
来源:中山一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