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似结核,非结核?启用魔药辨真凶!

2021-10-20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一、病史简介

男性,47岁,上海人,2021-09-06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咳嗽4月余。

现病史

  • 2021-05 患者出现咳嗽,否认咳痰、发热、乏力、盗汗。05-28至上海某二级医院就诊,查胸部CT平扫:两肺上叶、左肺下叶背段散在感染灶,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

  • 05-31 就诊于我院门诊,查痰涂片找细菌、真菌、抗酸杆菌均阴性,T-SPOT.TB A/B 27/16,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口服利福平0.45 g qd+异烟肼0.3g qd+吡嗪酰胺1 g qd+乙胺丁醇0.75g qd。用药期间躯干出现红色皮疹,考虑与乙胺丁醇相关,于06-23起停用乙胺丁醇,继续口服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

  • 08-05 外院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无明显好转,予调整方案为利福平0.6 g qd+异烟肼0.3 g qd+左氧氟沙星0.5g qd治疗1月,患者仍有咳嗽,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既往史及个人史2019-09 外院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乙胺丁醇过敏。


1.jpg


二、入院检查(2021-09-06)

体格检查 

  • T:36℃  P:86次/分  R:18次/分  BP:121/88 mmHg

  • 查体:神志清,精神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未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或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WBC 6.06×10^9 /L,N 70%,L 15%,Hb 156 g/L,PLT 251×10^9 /L;

  • 炎症标志物:hsCRP 0.7 mg/L,ESR 3 mm/H,PCT 0.05 ng/ml ,铁蛋白70 ng/ml;

  • 生化:ALT/AST 19/19 U/L,Alb 46 g/L,TB/CB 12/4.8 μmol/L,SCr 67 μmol/L,Na+/K+ 143/3.9 mmol/L,LDH 164 U/L;

  • T-SPOT.TB 抗原A/B  48/21

  • G试验、隐球菌荚膜抗原、CMV-DNA/EBV-DNA阴性;

  • 免疫球蛋白:IgG 8.01 g/L,IgM 0.6 g/L,IgE<10 IU/ml;

  • 自身抗体:阴性;总补体及C3、C4正常;

  • 肿瘤标志物:NSE 21.5 ng/ml,余均阴性,心肌标志物、甲功正常;

  • 细胞免疫:CD4+/CD8+ 1.8,CD4+ 333c ells/ul,CD8+ 186 cells/ul;

  • 动脉血气(不吸氧):pH值 7.39,PaO2 83 mmHg,PaCO2 50 mmHg。

辅助检查

  • 心电图:正常。

  • 心脏超声:未见异常。

  • 胸部增强CT:两肺散在片状模糊阴影,伴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


2.jpg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中年男性,咳嗽4月余,无明显发热、咳痰,血白细胞、血沉、CRP、PCT不高,胸部CT示两肺上叶、左肺下叶背段散在斑点、渗出病灶,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诊断和鉴别诊断考虑如下:


  1. 结核感染:患者诉有咳嗽,无发热、盗汗,T-SPOT阳性,双肺病灶均为结核好发部位,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痰找抗酸杆菌阴性,但仍需要考虑结核感染。患者诊断性抗结核治疗3月效果不佳,可进一步行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EBUS等检查以明确。

  2. 结节病:该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炎症标志物均正常,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但两肺病灶以散在斑片影为主,且T-SPOT阳性,为不支持点。完善ACE及支气管镜检查,同时行病原学检查,排除分枝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因素。

  3. 淋巴瘤:患者起病时无明显发热、盗汗、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以肺门及纵隔为主,考虑可能性小,可行EBUS-TBNA活检组织病理以排除,必要时PET-CT检查。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 2021-09-08 行支气管镜检查,左上叶支气管和尖段,支气管黏膜散在小结节样突起,右肺上叶尖段后支管腔黏膜见局部隆起,直视下于该处活检,余各支气管管腔通畅,黏膜光滑,未见新生物。超声所见:中央超声探及7组淋巴结直径约26.6mm,超声引导下行TBNA共5次,标本送液基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3.jpg


  • 09-08 灌洗液及肺组织涂片找细菌、真菌及抗酸杆菌均阴性。

  • 09-08 灌洗液及肺组织Xpert 阴性。

  • 09-08 口服利福平0.45 g qd+异烟肼0.3 g qd+左氧氟沙星0.5 g qd。

  • 09-09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122.3U/L

  • 09-09 肺组织活检病理报告:(右上叶尖段)支气管肺泡组织,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反应,个别可疑肉芽肿结节,未见凝固性坏死,抗酸染色阴性。


4.jpg


  • 2021-09-09 纵隔淋巴结病理报告:镜下见少许支气管腺体,小淋巴细胞及灶性肉芽肿结节未见凝固性坏死,抗酸染色阴性。


5.jpg


  • 09-10 BALF及肺组织mNGS:阴性。

  • 09-10 出院,考虑结节病可能,加用口服卓乐40 mg qd,辅以护、补钙治疗,继续口服利福平、异烟肼、左氧氟沙星预防性抗结核。


出院后随访

  • 出院后口服卓乐40 mg qd×1周,32 mg qd×1周,24 mg qd×1周,20 mg qd×1周,同时利福平0.45 g qd+异烟肼0.3 g qd+左氧氟沙星0.5 g qd治疗。

  • 2021-10-12 复查 CRP 1.2 mg/L,血沉2 mm/H,胸部CT:两肺多发病灶,较前2021-09-06片吸收好转,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较前缩小。


6.jpg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终诊断

  1. 结节病

  2. 结核:潜伏感染?

诊断依据

患者中年男性,咳嗽4月余,无发热、咳痰,血白细胞、血沉、CRP、PCT正常,血ACE升高,胸部CT示两肺上叶、左肺下叶背段散在斑点、渗出病灶,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经支气管镜见支气管黏膜散在小结节样突起,灌洗液抗酸涂片及mNGS阴性,纵隔淋巴结病理示:镜下见少许灶性肉芽肿结节,未见凝固性坏死,抗酸染色阴性。肺组织病理示: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反应,个别可疑肉芽肿结节,未见凝固性坏死,抗酸染色阴性。使用激素后1个月,肺内病灶明显吸收,淋巴结快速缩小,结合影像、病理、微生物结果及治疗反应,考虑两肺广泛斑点病灶、纵隔肿大淋巴结和支气管黏膜下的小结节样突起,为结节病所致。


虽然患者肺内病灶为结核好发部位,但肺活检标本Xpert(-),之前抗结核治疗3个月,病灶无吸收,故T-SPOT阳性的原因,考虑为潜伏结核感染可能大。


六、经验与体会

  1.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病理特征为受累器官存在非干酪样肉芽肿。可侵犯全身各个脏器,肺部和淋巴系统最常受累。该病通常累及年轻成人,约1/2的病例是在无症状人群中因意外发现胸部影像学异常(如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网状阴影)而检出。该患者中年男性,以咳嗽起病,行胸部CT检查而发现。

  2. 结节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影像和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需要具备以下要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符合结节病、排除其他可能表现相似的疾病,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非干酪样肉芽肿。不同结节病患者的受累组织或器官、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都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呈现自限性病程,约25%左右的患者表现为慢性、进展性病程,最终导致肺纤维化、肝硬化、致死性心律失常、失明等不可逆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3. 结节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现已发现众多微生物可能是结节病的病原体,尤其是分枝杆菌和丙酸杆菌。有meta分析结果表明,结节病中分枝杆菌分子诊断阳性率为26.4%,是正常人群检出率的9倍。因结节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学表现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具有相似性,但二者的治疗方案完全相反,故鉴别诊断非常重要。结节病的诊断是排他性诊断,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分枝杆菌培养困难,在临床上两者往往难以鉴别。本例虽然肺内病灶为结核好发部位,肺组织、纵隔淋巴结病理肉芽肿性病灶均见肉芽肿,但无凝固性坏死、抗酸染色阴性,肺组织及灌洗液涂片找抗酸杆菌、XpertmNGS均无结核证据,故考虑活动性结核感染诊断不足,更符合结节病诊断,故予以激素治疗。激素使用后一月,肺内病灶即吸收明显,纵隔淋巴结缩小,考虑激素使用有效,结节病诊断明确。

  4. 结节病治疗的主要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初始剂量为泼尼松每日0.3~0.6 mg/kg,剂量范围通常为20~40 mg/d。病变局限的无症状者或早期患者可自行缓解。因T-SPOT阳性,故考虑合并潜伏结核感染,因糖皮质激素可诱发潜伏结核进展为活动性结核,也不乏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出现影像学进展,故本例在激素使用的同时未停用抗结核治疗。




作者:骆煜 金文婷 马玉燕

审阅:胡必杰 潘珏

本文首发自SIFIC感染视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