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编者按
“领航计划· 跟着‘国家队’学常见疾病诊疗”专项培训活动特别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童朝晖教授、孙兵教授开设“机械通气实用手册”,期待通过该系列学习,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获益,每天进步一点点,对机械通气使用有更深刻的理解。
想要学好机械通气,牢固基础必不可少~
今天来学习呼吸系统生理与呼吸衰竭~
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意义在于及时补充机体在新陈代谢中消耗的氧气(O2),并排出体内生成的多余二氧化碳(CO2)。
呼吸由三个密切衔接的过程组成,一是外呼吸,即外界环境与肺毛细血管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通气(肺与空气之间气体交换)、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气体交换);二是气体在血液中运输;三是内呼吸,又称作组织换气,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气体交换。通常所说的呼吸,指的是外呼吸过程。
呼吸道:从上到下依次为 鼻、咽、喉、气管及各级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起到加温、加湿、清洁吸入的气体,排出异物的作用。
肺泡:细支气管分支终末结构,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胸廓:由脊柱、肋骨、胸骨、肋间肌、膈肌等胸壁软组织组成。
呼吸肌舒张、收缩,改变胸廓内径及胸廓容量,在胸腔负压作用下,带动肺容积变化,产生呼吸运动。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平静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主动收缩,使得胸廓和肺容积增大,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胸腔及肺容积减小,当肺内压高于大气压时,气体呼出。
胸膜腔是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构成的一个密闭腔隙,里面有少量浆液,使两层胸膜紧贴在一起。胸膜腔内为负压,能使肺随着胸廓而扩张。
肺泡气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气体交换,主要以扩散的方式进行;即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转移。
气体交换需要通过呼吸膜,包含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基底膜、细胞间隙、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总厚度平均不到1μm。
肺部通气/血流(V/Q)比值,即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比值,正常人安静时为4.2 L/min÷5.0 L/min = 0.84,此时的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之间的匹配最适宜,气体交换效率最高。
呼吸衰竭是由于肺内外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通气或肺换气障碍,在呼吸空气(海平面大气压、静息状态下)时,严重缺氧(PaO2<60 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PaCO2>50 mmHg)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依靠动脉血气分析。呼吸衰竭按照是否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分为I型呼吸衰竭(PaO2<60 mmHg)和II型呼吸衰竭(PaO2<60 mmHg 且PaCO2>50 mmHg)。根据发病速度,可以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是由于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所引起的肺泡通气量不足;常见于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呼吸肌运动障碍、胸廓畸形、多根肋骨骨折等引起胸廓顺应性降低、肺间质疾病、胸腔积液、大量气胸等。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是由于气道狭窄或者梗阻引起通气不足。常见于喉头水肿、气管异物、肿瘤、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肺换气障碍:是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者厚度增加导致气体弥散减少,常见于肺实变、肺不张、肺水肿、肺纤维化等。
肺泡通气血流比失调:V/Q↓,肺不张、肺实变、肺水肿等使得部分肺泡通气不足,流经该处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直接流入动脉,又称为功能性分流。V/Q↑,肺动脉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肺泡内有通气,而无血流,以至于这部分肺组织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又称作无效腔通气。解剖分流增加,肺动脉中血液经过动静脉交通支直接进入肺静脉,这部分血液未经氧合;在创伤、休克等情况下,体内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肺动静脉短路开放,使解剖分流增多,导致动脉血中掺杂大量静脉血,引起呼吸衰竭。
I型呼吸衰竭主要是低氧相关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口唇发绀、心率增加、注意力不集中。但缺氧严重时,会有躁动、抽搐、昏迷、呼吸节律不整、血压下降,可有消化道出血、少尿、肾功能衰竭等。
II型呼吸衰竭,除缺氧相关表现外,可有头痛、嗜睡、睡眠白昼颠倒、球结膜水肿等。
维持气道通畅,纠正缺氧,改善通气,治疗原发病,加强脏器功能支持和监测。吸氧、呼吸机等呼吸支持技术是救治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呼吸是指通过呼吸肌收缩舒张产生呼吸运动,吸入的空气与肺泡毛细血管内血液完成气体交换,从而吸入氧气、排出体内多余二氧化碳的过程。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海平面呼吸空气情况下,体内出现严重缺氧(PaO2<60 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PaCO2 >50 mmHg)的临床综合征。
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哪项血气结果可判断为Ⅰ型呼吸衰竭?
A PaO260mmHg, PaCO258mmHg
B PaO240mmHg, PaCO239mmHg
C PaO255mmHg, PaCO266mmHg
D PaO250mmHg, PaCO260mmHg
请在评论区写下您的答案。本次活动期间,将不定期抽取优秀评论者给予惊喜礼物~
正压机械通气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明天一起学习~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追上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点击进入专题,查看既往内容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版权所有
肺问肺答|有创呼吸机,如何设置合适的吸气时间、呼吸频率及吸呼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