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热死人是真的!中国CDC研究:酷暑增加15.7%死亡风险

2020-08-03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冠心病其他心血管疾病

连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开启了“桑拿天”模式,这么热的天,命都是空调给的!

热死人真不是一句玩笑话!高温热浪是一个气象学术语,是指天气持续地保持过度的炎热,也有可能伴随有很高的湿度。热浪可以因为高温引起死亡,特别是老年人。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者发研究称,高温热浪导致死亡风险增加15.7%,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增加22.0%。

研究者分析了2013年至2015年我国130个地区暖季死亡人数、气象数据。

研究期间发生530681例非意外死亡,其中237443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

整个研究区域的平均气温为23.1℃,最高温度平均为28.3℃。研究期间的平均相对湿度为68.9%。

研究发现,与平常时相比,热浪使总死亡风险增加15.7%,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增加22.0%。

而且,暖季早期出现的热浪对死亡率有更大的影响,第一次热浪导致死亡的风险增加了16.3%,第二次热浪致死亡风险增加了6.3%。

热浪的第一天和第二至第三天,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11.7%和17.0%。

研究发现,热浪对死亡的影响持续4天以上(6.3%,95%CI:2.4,10.5),且与热浪第一天无显著差异。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我国中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热浪相关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

基于该研究数据,我国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暖季比内陆和东北地区要热。但大致沿海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热浪频率较高,其次是东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地区,西北部和东南部则相对较少。同样,沿海和东南部地区的热浪持续时间也比其他地区长。

研究者称,热浪对死亡率的影响是急性的,并随热浪的某些特征而变化。我国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热浪预警系统,并根据热浪风险的特点发布防范措施。

来源:Sun Z, Chen C, Yan M, et al. Heat wave characteristics, mortality and effect modification by temperature zones: a time-series study in 130 counties of China.Int J Epidemiol. 2020,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Jul 25.

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