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免费学习↑↑
尿液里有糖,糖尿病的名字由此而来。但现在却很少以尿糖作为糖尿病的评判标尺,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从尿糖与血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说起……
尿液里的葡萄糖即尿糖。尿液由肾脏产生,而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门户。我们可以把肾脏看成是一个“大筛子”,只要是人体需要的,就会被尽可能地保留下来,如果是人体不需要的,就会被尽可能地筛出去。
尿糖阴性
血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因此是身体需要的,一般情况下肾脏要把好东西留下来,是不会让葡萄糖外漏的。
所以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葡萄糖经肾小球滤过后,几乎全部在近端肾小管被重新回吸收入血,最终的尿液里含糖量甚微,用一般的方法检查不出来,故尿糖呈阴性。
尿糖阳性
但当血糖增高超过一定水平时,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就会通过尿液排出去,于是就出现了尿糖,医学上称为尿糖阳性。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被称为肾糖阈,通常为8.9~10.0 mmol/L。
😊随着血糖仪的普及,测血糖不仅比测尿糖方便快捷,而且还能得到定量的血糖数值,结果更精准。
😞无法定量
尿糖一般通过尿糖试纸或尿常规检测,但只是粗略估计,结果以阳性和阴性表示,做不到精细化评判。而且阴性时无法区分低血糖、正常血糖及轻度高血糖。
😞尿糖不能即刻反映血糖水平
尿糖检测反映的是尿液潴留于膀胱这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膀胱自主神经病变,那么新生成的尿液与潴留尿液混合,就会导致尿糖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尿糖检测易受多种因素干扰
尿标本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繁殖增快,消耗尿中葡萄糖,使得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
短时间内摄入过多高糖食物,会在尿液中排出相应物质,造成假阳性;
样本采集过程中,受到过氧化氢、次氯酸等氧化剂影响,可导致试带法假阳性。
尿中是否出现葡萄糖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
血糖水平;
肾小球滤过率(肾脏对血糖的滤过能力);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
当出现尿糖阳性时,可能是以下原因
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正常,但血糖水平较高,超过了肾糖阈,从而导致部分葡萄糖进入了尿液中。
主要见于各种类型糖尿病、严重感染等引起的应激性糖尿、甲亢性糖尿、类固醇性糖尿等。
存在一些先天遗传性因素(如良性家族性肾性糖尿和范可尼综合征)导致肾糖阈降低,或合并肾小管功能障碍性疾病,即便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正常,由于肾脏对葡萄糖重吸收不足,也能够导致尿糖阳性。
此外,女性怀孕期间,可能因为肾糖阈降低而导致尿糖阳性。
说到这,大家也不能得出这样错误的观点——“糖尿病查尿液没用了”。
其实不然!
糖尿病患者查尿液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可以反映尿蛋白情况,即有没有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肾病处于什么阶段;还可以反映尿酮体情况,即判断有没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
THE END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整理自人卫健康、检验医学和糖护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