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三医协同 共启未来」广州顺利落幕,规范化治疗助力医保新药有效、安全应用

2025-03-20作者:夏奕资讯

日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主办的「三医协同 共启未来」乳腺癌新型抗肿瘤药物管理与专科能力建设项目系列会议于广州圆满举办。项目旨在汇聚国内医药科学领域的杰出专家学者,共享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最新研究结果,共商医药前沿政策的落地解决方案,以期更好地将先进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转化为患者实际可及的医疗服务。


会议盛况.JPG

图1 会议现场盛况


群贤毕至,共启华章


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健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曦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在开场致辞中,王树森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强调“三医协同”,即医疗、医保、医药共同协作。医保在规范诊疗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药研发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临床医生则位于医疗的第一线,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期待借助此次会议的契机,加强三者之间的交流,在新型抗肿瘤药物管理和学科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王树森致辞.JPG

图2 王树森教授致辞


刘健教授强调,要实现“广覆盖”的医保政策与“高大上”的创新药物的有机衔接,需要“三医”之间进行更为深入的沟通与协作。同时,希望医药企业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尽量将药物价格降低,使更多患者能够从这些创新药物中受益。这不仅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2030”中癌症整体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刘健致辞.JPG

图3 刘健教授致辞


王曦教授向各位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的与会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期待通过此次会议的平台,加强不同领域间的交流与合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共同推动学术进步,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王曦致辞(1).jpg

图4 王曦教授致辞


在「三医协同 共启未来」启动仪式后,众多医疗、医保、医药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三医协同”的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有关医保政策、用药管理和临床诊疗三个篇章的学术分享与深入探讨。


5b19a8d8233b6af720d2f96fac3525d.jpg

图5 「三医协同 共启未来」启动仪式环节


未命名.gif

图6 专家风采


政策解读,助力落地


在环节主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谢小明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庞丹梅教授的主持下,会议进入第一篇章“药韵华章,泽润患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菲教授对2024年乳腺癌领域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在HER2阳性乳腺癌领域,凭借DB-03研究的出色结果,德曲妥珠单抗(DS-8201,T-DXd)已成为二线治疗的新标准。而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领域,DB-06研究证明,HER2超低表达患者亦可从德曲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HER2状态的重新评估,或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更多机会。抗体偶联药物(ADC)、PAM通路治疗及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等药物循证证据逐渐充足,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为CDK4/6抑制剂进展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更多选择。此外,免疫治疗也为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机遇。徐菲教授总结道,乳腺癌治疗已进入ADC时代,并且基于国家医保的大力投入,患者已经能够快速从中获益。未来,德曲妥珠单抗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治疗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的研究数据值得期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颖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韦尉东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毕锡文教授进行了题为“患者获益双重驱动:乳腺癌诊疗规范与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学术报告。毕锡文教授表示,乳腺癌是我国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造成了相对较重的社会负担。从政策层面,我国致力于构建国家、省、地市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在乳腺癌治疗原则与药物可及性上的一致性,确保规范化、同质化治疗。同时,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短缺及医疗差异性。幸运的是,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断涌现,为乳腺癌患者实现长期带瘤生存提供了可能。创新ADC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及HER2低表达乳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获得了国内外权威指南及共识一致推荐,且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随着医保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其将惠及更多患者。


庞丹梅教授主持了大咖论道环节,海南省肿瘤医院刘侠教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李媛媛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夏雯教授就德曲妥珠单抗医保落地后的临床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


刘侠教授提到,除了治疗疾病外,临床医生也应重视学习新知识,以应对临床实践中的新挑战。李媛媛教授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指出,德曲妥珠单抗治疗脑转移患者的疗效也非常显著。夏雯教授指出,德曲妥珠单抗医保落地为其临床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临床医生需要在充分利用这一药物优势的同时,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优化管理策略和加强研究,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综合考量,合理应用


在环节主席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病专科医院许锐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安欣教授的主持下,会议进入第二篇章“专科砺剑,智汇未来”。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景胜教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叶金辉教授主持了学术汇报环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韬教授对ADC的机制和循证证据进行了阐述。在乳腺癌治疗中,传统细胞毒性药物的治疗窗狭窄,患者常面临不良反应的挑战,而单克隆抗体药物凭借其对靶抗原的高亲和力,为肿瘤靶向治疗带来了新希望。ADC能够同时克服传统化疗及靶向治疗的局限性,实现精准治疗。德曲妥珠单抗作为创新ADC,其独特药物设计——强效载药、稳定且可裂解的连接子以及高药物抗体比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旁观者效应。在DB-03研究中,德曲妥珠单抗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长达28.8个月,相较于传统治疗大幅下降了疾病进展及死亡风险。而在DB-04研究中,德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同样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获益。因此,基于其药物结构和临床研究数据,德曲妥珠单抗已成为HER2阳性/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新标准。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彭培建教授分享了抗肿瘤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应对策略。随着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慢性病化趋势明显,治疗周期延长所导致的经济压力日益增加。同时,癌症治疗后可能发生多种短期或长期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或降低依从性。因此癌症患者注重疗效的同时,同样需要关注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量患者经济状况、身体条件、治疗意愿及家庭情况等因素,从治疗起始阶段便进行精细化管理,以实现患者最大生存获益。德曲妥珠单抗作为新型ADC,与T-DM1相比,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情绪等维度评分,生活质量维持良好。并且其相关胃肠道反应、中心粒细胞减少以及间质性肺病等风险可管可控,体现了良好的疗效风险获益。彭培建教授强调,做好不良反应管控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尽的责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赟建教授主持了大咖论道环节,云浮市人民医院刘学敏教授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王宏教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甄俊杰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史华帝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叶锋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邵楠教授就ADC作用机制优势和不良反应管理进行了细致的交流。


刘学敏教授指出,在德曲妥珠单抗纳入医保后,随着使用患者数量的增加,更多的临床数据将被收集和分析,这将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其不良反应谱。王宏教授表示,除了肺部毒性,ADC在心脏毒性方面的表现也值得关注,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对相关不良反应保持警惕。甄俊杰教授强调,在进行不良反应全程化管理的同时,患者教育同样不可忽视。通过医患的共同努力,才能在保障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发挥ADC的最佳疗效。史华帝教授提到,德曲妥珠单抗独特的药理学设计使其实现了高效低毒的治疗效果,在个人临床经验中,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叶锋教授表示,德曲妥珠单抗耐受性较好,经手患者暂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邵楠教授指出,临床试验中对入组患者的要求较为严格,但德曲妥珠单抗纳入医保后会被更多患者使用,需要关注相关不良反应管理。


在环节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邹国荣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姚广裕教授的主持下,会议进入第三篇章“医道传承,探秘新知”。


江门市中心医院李伟文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曾智豪教授主持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胡倩教授分享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病例。清远市人民医院汤锐明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郭昭泽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梁荣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王钰雷教授就HER2阳性乳腺癌二线治疗选择及该病例的后续治疗方案进行了交流。


粤北人民医院雷睿文教授山市人民医院马士辉教授主持了江门市中心医院张亦文教授分享的HER2低表达乳腺癌病例。阳江市人民医院陈计赏教授南海区人民医院古伟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张华勇教授围绕HER2低表达乳腺用药选择及德曲妥珠单抗的应用剂量展开了讨论。


领航之声,画龙点睛



专家简介


图片4.png

王树森 教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癌单病种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广东省癌症中心乳腺癌诊疗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乳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 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委员 

  • 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50319130349.png

刘健 教授

  •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福建省委副主委

  • 福建省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主任、福建省保健委专家

  • 福建省卫健委肿瘤化学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 福建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 福建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培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初级保健智慧与健康基金会乳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乳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 福建省红十字会大病救助基金监委会副主任委员

  • 福建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 《医学参考(乳腺频道)》常务编委

  • 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乳腺肿瘤组委员兼秘书

  •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学组委员

  •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幼保健分会乳腺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人工智能乳腺癌规范化诊疗项目首席专家

  • 《JCO中文版乳腺肿瘤专刊》《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肿瘤学杂志》《欧洲肿瘤年鉴中文版(乳腺癌)》《中华肿瘤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编委



67da824c_226c_41f2_800a_214eac10c669.png

目前的抗肿瘤药物治疗已迈入了ADC时代。以德曲妥珠单抗(DS-8201,T-DXd)为代表的新一代ADC的崛起及可及性的提高,使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极大改善。德曲妥珠单抗相关研究正从晚期后线逐步拓展至前线,乃至辅助及新辅助治疗领域。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推进,乳腺癌治疗格局将迎来全面革新。此外,ADC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从HER2阳性到HER2低表达,再到激素受体阳性及三阴性等亚型,ADC均展现出了新的治疗价值。期待能够实现“三医协同”,携手共进,促进乳腺癌个体化诊疗水平的整体提高,为乳腺癌防治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wcQPfM6U_t5xG.png

“三医”协同不仅有助于解决当下医疗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能够推动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促进不同领域间的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激发更多的智慧火花,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未来,随着“三医”协同的不断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将会有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可负担的医疗服务,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


(本文由王树森教授、刘健教授审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