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脾脏交感神经异常分布,导致辅助T细胞异常分化,参与ITP发病。
2.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能通过调控T细胞分化异常、促进Treg恢复,而成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
3.文章以Article形式发表于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点为血小板破坏增加及血小板产生不足。ITP发病异质性大,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既往研究表明异常的T细胞免疫,包括Th1、Th17分化异常,Treg数量及功能的缺乏,CTLs细胞毒作用的增强,均在ITP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近年来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免疫调控作用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等。
团队前期研究观察到ITP患者骨髓交感神经纤维密度分布减少,然而,交感神经改变对于ITP发病及严重程度影响的相关数据仍有限。
团队既往的发现表明骨髓交感神经支配nestin+MSCs减少,可导致nestin+MSCs凋亡增加、功能失调,导致巨核细胞分布受损。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交感刺激在辐照所致血小板减少小鼠中可引起血小板恢复,且交感神经系统可以通过调控免疫功能,包括B细胞、Th1/Th2比例及相对应细胞因子的分泌而调控自身免疫性疾病状态。
然而,在ITP内交感神经是否可以参与T细胞异常调控仍未明确。
在本研究中发现,ITP小鼠脾脏交感神经分布减少,且交感神经调控T细胞免疫异常促进ITP发病。
此外,还发现β2-肾上腺素受体(Beta2-adrenergic receptor, β2AR)活化可以促进Treg比例恢复,增加血小板数量。我们的发现表明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能作为ITP患者的新治疗方法。
为比较WT小鼠及ITP小鼠的交感神经分布,本研究对脾脏切片进行交感神经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免疫(TH)染色,并进行脾脏免疫染色透明化处理及3D成像,团队观察到WT小鼠及ITP小鼠交感神经纤维均呈圆锥花序状分布,且ITP小鼠交感神经纤维分布减少。
进一步进行脾脏切片免疫染色标记T细胞标志物和TH,团队观察到ITP小鼠脾脏交感神经与CD4+T细胞及CD8+T细胞均存在共定位关系,提示脾脏交感神经对CD4+T细胞及CD8+T细胞可能存在调控关系。
为了探究交感神经对ITP小鼠血小板计数及生存的影响,团队利用6-羟基多巴胺进行化学交感神经切除,结果表明交感神经切除后7天及12天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而第21天两组血小板计数相近。
生存分析表明化学交感神经切除会显著降低ITP小鼠第21天的生存。此外,在野生型小鼠中,化学交感神经切除会降低第7天的血小板计数,也会显著提高Th1及Tc1的比例而显著降低Treg的比例。
β2-AR是T细胞表达的主要的肾上腺素受体,交感神经对于T细胞的调控也是通过β2-AR实现。
由于T细胞在ITP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团队通过RNA测序来检测ITP小鼠交感神经切除前后脾脏CD4+T细胞的基因表达变化,发现1169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413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团队进一步通过KEGG分析发现表达上调的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相关,这提示ITP小鼠经交感神经切除后CD4+T细胞中上调的基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相关。
团队进一步筛查了CD4+T细胞亚型相关的基因,发现,Th1相关的基因在ITP小鼠交感神经切除后表达上调,而Treg相关的基因(包括Foxp3、TNFRSF4、CTLA4等)在ITP小鼠交感神经切除后表达下调。
进一步RT-PCR分析证实T-bet在ITP交感神经切除后表达增加,Foxp3表达下降。
此外,团队还进一步流式分析ITP交感神经切除组对比未行交感神经切除组小鼠脾脏T细胞亚型比例,发现ITP小鼠行交感神经切除后Th1及Tc1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而Treg比例显著下降。
染色质可及性测序(ATAC-seq)发现ITP交感神经切除后有727个存在差异的可及性区域,其中,Tbx21和IL12β与Th1和Th17反应相关,而Mid1与Th2反应相关。
既往研究表明β2-AR激动剂可以通过调控T细胞分化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和GVHD表现。
团队在ITP小鼠中腹腔注射1 mg/kg班布特罗来探究其作用,结果表明,班布特罗注射后第7天和第14天血小板计数较PBS对照组显著增加。
此外,脾脏Th1和Tc1的比例显著降低而Treg的比例显著增加。
团队进一步通过β2-AR激动剂特布他林及β2-AR抑制剂ICI 118,551验证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β2-AR激动剂可以增加Treg比例,而这种增加效应可被ICI 118,551抵消。
既往研究表明GSK-3活性变化参与调控Treg功能,而急性GVHD中β2-AR通过调控GSK-3而增加Treg产生,鉴于GSK-3的调控机制主要通过GSK-3β和GSK-3α的丝氨酸-9或丝氨酸-21位点的磷酸化实现,团队通过蛋白印迹法评估了GSK-3的磷酸化状态,发现特布他林可以减轻GSK-3的磷酸化,而这种减轻可被ICI 118,551逆转。
团队从ITP患者中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并加入特布他林干预后测定T细胞亚型比例,团队发现特布他林可以减少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和Tc1比例,增加Treg比例,而健康对照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并加入特布他林干预后上述细胞比例未发生变化。
脾脏交感神经异常分布,导致辅助T细胞异常分化,参与ITP发病。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能通过调控T细胞分化异常、促进Treg恢复,而成为ITP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科研型博士研究生
导师:张晓辉
曾以一作/共一在Thromb Res、J Cell Physio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在EHA、ASH等会议进行口头发言或壁报展示,曾获Best of EHA摘要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16级八年制博士生
导师:张晓辉
曾以一作/共一在Blood、Blood Advances等期刊发表8篇SCI论文,在ASH、ISTH、APSTH、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等会议进行口头发言或壁报展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科研型博士生
导师:张晓辉
曾以一作/共一在Sci China Life Sci、J Cell Physio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多次在ASH、EHA等会议进行口头发言或壁报展示。
撰稿:吴冶君
编辑:韩子琦
校对:高伟豪
审核:刘竞、孔圆
首发:“国家血液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原平台
↑↑↑点击海报,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