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晚期乳腺癌肺转移诊疗病例——云南省肿瘤医院,王丽

2020-01-03作者:CMT快讯经验
乳腺癌 病例


病史摘要

年龄:51岁

性别:

婚姻状况:已婚

生育状况:G1P1

现病史:2008-07:发现左乳外上象限约“大枣”大小活动性包块,无痛,无乳头内陷,无溢液,无橘皮样变,无酒窝征,未行治疗。

2011-08:偶感左乳疼痛,无包块增大及性质改变。

2011-10:就诊于“延安医院”,行“左乳肿块切除术”,术中冰冻示:恶性,遂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诊断:pT2N1MO IIB期,术后病理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1/9见癌转移,ER(+),PR(+),CerbB2(+)。

2011-10-08:行“环磷酰胺+多柔吡星+氟尿嘧啶”方案化疗1周期

2011-11-08:首诊我院放疗科,于2011-11-09、2011-11-30、2011-12-20、2012-01-10、2012-01-31行“紫杉醇240mg d1+表柔吡星60mg d1-2”方案化疗5周期。

2012-02-22:行“普通放疗左侧胸壁+左锁骨上淋巴引流区DT50Gy/25F”,后口服“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5年并规律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2013-05-09:复查B超示:右乳内异常低回声结节,BI:RADS:4A级,考虑良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能性大。

2013-05-20:行“右乳病变切除术”,术后病检示:乳腺病伴个别导管内皮增生。术后恢复可。后定期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2018-10-26: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复查CT示:1.右肺上叶前段支气管狭窄、闭塞并周围、邻近右肺门软组织肿块形成,范围约3.2cm*2.7cm*2.6cm,病灶包绕右肺动脉,粘连上腔静脉,纵膈2R、4R、7组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2.双肺结节,部分融合,建议抗炎后复查;3.右侧肩背部、双侧下胸部皮下结节,转移待排。

诊断:T2N1MI IV期,建议行化疗,患者拒绝。

2018-10:开始规律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肌注“氟维司群”。

既往史/家族史:否认肝炎、结核、传染病史、心血管病史,2014年行“甲状腺右侧叶切除术”,术后病检示:甲状腺乳头状微癌,术后口服“左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

体温:36.5°C 脉搏:81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27/77mmHg。

双乳外观不对称,左乳缺失,左侧胸壁可见一条长约20cm陈旧性手术疤痕,愈合良好,无溃疡,无硬结,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乳外观正常,触诊未触及包块,乳头无溢液。

影像学检查:

2018年10月26号

微信截图_20200103104209.png

入院诊断

1.左乳浸润性乳腺癌( cT4N1M1  IV期)

2.肺继发恶性肿瘤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及病理检查结果

2011-10:就诊于“延安医院”,行“左乳肿块切除术”,术中冰冻示:恶性,遂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诊断:pT2N1MO IIB期,术后病理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1/9见癌转移,ER(+),PR(+),CerbB2(+)。

2013-05-09:复查B超示:右乳内异常低回声结节,BI:RADS:4A级,考虑良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能性大。

2013-05-20:行“右乳病变切除术”,术后病检示:乳腺病伴个别导管内皮增生。术后恢复可。后定期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

辅助内分泌治疗:TAM 五年

晚期一线内分泌治疗: 2018年2月-至今天OFS+氟维司群(500mg)。

 

疾病进展检查结果

2019-10-16:右肺病灶较前缩小,约1.4*1.0cm,双肺多发结节较前部分缩小,右肺上叶结节较前增多,纵膈肿大淋巴结较前略缩小,短径小于1cm,右肺炎变较前吸收,右侧肩背部皮下结节较前缩小。

微信截图_20200103104544.png 

病例总结

该病人的分子分型为Luminal A型,是内分泌治疗的优势群体,且该患者的无病间期较长,辅助内分泌治疗甚至晚期一线选择内分泌治疗,转移部位为骨转移和软组织转移,是氟维司群内分泌治疗的优势人群,目前患者骨病灶的症状得到明显控制缓解,PFS已有9个月,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