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老人突发视力下降和头痛,“元凶”竟是……

2021-03-21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83岁的李大爷(化名)突发视力明显下降,伴有头痛呕吐,在当地医院治疗后诊断为垂体瘤。考虑到李大爷已是八旬高龄,手术风险高,李大爷的女儿决定陪同李大爷,前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就诊。老人握着神经外科牟永教授的手说:“我现在看不清电视了,脑壳也不清醒了,教授要帮我啊!”


多学科会诊,追寻“元凶”


入院后,为了全面了解李大爷的情况,进一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发展情况,赛克副主任医师团队立即安排其完善各项检查。随后,颅脑MR平扫+增强的结果显示:蝶鞍明显扩大,鞍区见一大小为23 mmX20 mmX26 mm肿物。肿块推移左侧海绵窦内大血管,视神经被推挤上抬;考虑垂体大腺瘤并少量出血,“元凶”被诊断为垂体瘤。牟教授跟李大爷耐心地解释道,您眼睛后面有个小瘤子压住了你的视神经,可以考虑经鼻子微创手术摘除肿瘤。


牟永教授组织赛克副主任医师、蒋小兵副主任医师、李德培博士对李大爷具体的病情进行了商讨,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考虑到李大爷年事已高,联系手术麻醉科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牟永教授解释,李大爷之所以突发左侧视力下降,是因为肿瘤向上压迫到视神经,使得患者视物范围变小;加上肿瘤出血,压力剧增,诱发视力进一步下降、垂体功能低下和剧烈头痛。李大爷的家属开始比较担忧,李大爷年纪大,已是八旬老人,可能经受不起颅脑手术。但经过牟教授的耐心讲解后,得知原来垂体瘤手术是经鼻内镜下鼻蝶入路的微创手术,不需要开颅。通过运用神经内镜,借助鼻腔通道切除肿瘤,此技术具有肿瘤暴露,创伤和危险性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对脑组织、脑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经鼻内镜下鼻微创手术,

成功“拆弹


完善了术前准备工作,征得李大爷及其女儿的同意下,2020年12月16日,团队为李大爷进行了手术,在电生理辅助下经鼻内镜下顺利将肿瘤切除。


微信图片_20210312101223.png

内镜经鼻切除肿瘤


术后第2天查房,李大爷鼻腔无明显渗血渗液,鼻腔伤口情况良好,蒋小兵副主任医师予拔除鼻腔水囊导管。术后第3天,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李大爷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自觉左眼视物模糊、头痛的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5天,李大爷恢复良好,在女儿的陪同下已康复出院。


出院当天,李大爷和女儿热情地邀请蒋小兵副主任医师、责任护士罗惠拍照留念,并且开心地举起手中的大拇指,感谢神经外科医护团队让他恢复生活质量。


微信图片_20210312101225.png

李大爷出院当天和蒋小兵副主任医师、罗惠护士合影


can话你知:


什么是垂体瘤?

图片

垂体瘤是起源于垂体前叶的内分泌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发病率约为10%,一般来说,垂体瘤多为良性肿瘤,根据肿瘤是否能够分泌激素,可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两大类,尤以无功能性垂体瘤居多。这类垂体瘤不分泌激素,一般情况下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组织的增大,肿瘤向鞍上生长,压迫视神经,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一般老年人易被误诊为白内障、老花眼眼部疾病,从而延误治疗。建议短期内视力突降,眼部检查未能发现病因,应及时到神经外科脑部影像学检查。 


微信图片_20210312101231.png
微信图片_20210312101234.png


垂体瘤常见症状要警惕!早发现早治疗


神经功能障碍

图片

垂体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当肿瘤增大后,鞍内压力增高,可引起头痛;肿瘤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及视束,可出现视力突降和视野缺损;海绵窦受压可引起动眼神经麻痹、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及外展神经损害症状;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受压可出现脑缺血症状;下丘脑受压则有意识障碍、尿崩症或体温改变等。


内分泌功能紊乱

图片

功能性垂体瘤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可表现为不同的内分泌功能紊乱,一般分为泌乳素垂体瘤,其中女性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泌乳和不孕,男性患者则常表现为性欲降低、阳痿、乳房发育不育等;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常表现为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垂体瘤,常表现为以满月脸、水牛背为常见症状的库欣综合征;促甲状腺激素型垂体瘤,常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心悸、消瘦等症状。


微信图片_20210312101241.png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垂体瘤治疗团队简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自成立以来,在陈忠平教授和牟永教授的带领下,开展垂体瘤的综合诊治,垂体瘤手术治疗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目前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垂体腺瘤诊疗体系。2018年5月25日,科室正式加入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委员单位,并开展垂体瘤多学科协助诊疗模式,旨在打造垂体瘤全程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垂体瘤治疗团队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州市重点等基金4项,发表垂体瘤相关SCI收录论文10余篇。


微信图片_20210312101243.png

神经外科医生团队


微信图片_20210312101246.png

神经外科护理团队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