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专家信息
姓名:岳淼 范梅琳
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
科室:内分泌科
岳淼,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临汾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现任临汾市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汾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省级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临床骨密度评价师。
范梅琳,硕士,主治医师,临汾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临汾市老年医学会委员。曾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发表论文一篇。
患者信息
姓名:李某
性别:男性
年龄:52 岁
主诉:乏力、消瘦 1 个月,加重 10 天。
★病史
现病史
患者 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消瘦,无口干、烦渴、多饮、多尿、善饥、多食、视物模糊、视物 旋转,无心悸、出汗、手抖、失眠,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水肿,无肢体活动障碍等症 状,未行诊治,近 10 天来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体重减轻约 10 kg,就诊于我科门诊,查空腹血糖:14.59 mmol/L,拟诊“糖尿病”,为进一步治疗,入住我科。精神食欲好,夜休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史 14 年,最高血压 160/110 mmHg 左右,平素口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 1 片、1 次/日, 血压控制不详。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无外伤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
一兄患糖尿病,家族中其他成员无特殊疾病记载。
★检查
查体
体温36.5℃,呼吸72次/分,脉搏20次/分,BP129/94mmHg,神志清楚,主动体位,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率72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4.59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80%,同型半胱氨酸30.00μmol/L,尿微量白蛋白32.00 mg/L,尿沉渣检查:葡萄糖+4,酮体-;总胆固醇4.63mmol/L,甘油三酯2.22mmol/L,高密度脂蛋白1.21mmol/L,低密度脂蛋白2.82mmol/L。
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其他检查:血常规正常,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未见异常。腹部彩超示:不均质脂肪肝,双肾小囊肿;胸片、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感觉检测提示:双下肢周围神经轻度病变。
★诊断及诊断依据
目前诊断
1、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3、高血压3级(极高危)
4、脂肪肝
5、双肾囊肿。
诊断依据
病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4年,血压最高160/110mmHg左右,平素口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1片、1次/日,血压控制不 详;症状:乏力、消瘦1个月,加重10天;体征:BP129/94mmHg,神志清楚,主动体位,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音;心率72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
辅助检查:同上。
★鉴别诊断
1型糖尿病
多于青少年时期发病,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无任何诱因时发生“糖尿病酮症”倾向,严重时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就诊,化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血中胰岛素基础水平低,且无餐后分泌高峰。血中谷氨酸脱梭酶抗体(GAD-Ab)、胰岛素抗体(IAA)及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阳性,患者需胰岛素治疗。该患者需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后排出。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发病时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早期口服降糖药物有效,随着病程延长出现继发性口服药失效。血中GAD-Ab、IAA及ICA阳性,该患者病程较短,需进一步查相关抗体后排除。
继发性糖尿病
甲亢、肢端肥大、嗜铬细胞瘤等疾病均可引起血糖升高,但均伴有相应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该患者无甲亢症状,无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皮肤紫纹,无肢端肥大,胰腺炎或胰腺手术后也可引起血糖升高,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引起类固醇糖尿病,患者无胰腺炎和胰腺手术史,无长期口服药物史,可以排除。
★诊疗计划
1. 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饮食及运动;
2.胰岛素强化降糖: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血糖监测及治疗方案调整如表2所示;
表2 血糖监测及治疗方案调整
3. 抗氧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
4. 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各脏器并发症情况。
★预后和随访
患者住院治疗19天,血糖控制平稳后出院。2周后复诊,自我监测血糖:空腹5.6mmol/L,早餐后2h9.7mmol/L,午餐前8.0mmol/L,午餐后2h10.4mmol/L,晚餐前8.3 mmol/L,晚餐后2h8.6mmol/L,睡前5.8mmol/L。
病例小结及分析
该患者为新发糖尿病患者,根据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空腹血糖>11.1mmol/L,HbA1c>9%,应早期给予启动胰岛素强化治疗,该患者经过住院早期每日4次胰岛素注射强化降糖治疗后空腹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初期不达标,理论上餐后血糖应在餐前血糖基础上升高2~3mmol/L,故根据三餐后血糖情况针对性小剂量(2~4U)调整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平稳控制餐后血糖达标。
该患者2017年6月6日测空腹血糖7.9mmol/L,早餐后血糖14.3mmol/L,晚餐后血糖8.1mmol/L,较餐前13.3mmol/L明显降低,故给予增加基础胰岛素、早餐前门冬胰岛素2U,减量晚餐前胰岛素2U后血糖平稳达标。
经过每日4次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10天后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控制平稳,未见明显低血糖症状出现,考虑此时患者胰岛功能得到有效恢复、血糖控制满意,随即在目前胰岛素治疗总量基础上酌情减量转换为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该患者4次胰岛素治疗总量32U/d,给予调整为门冬30胰岛素28U/d治疗)。
治疗初期由于预混胰岛素中短效及中效胰岛素比例恒定,2017年6月13日监测血糖:空腹5.0mmol/L,早餐后2h11.6mmol/L,午餐前4.3mmol/L,午餐后2h17.8mmol/L,晚餐前12.8mmol/L,晚餐后2h4.8mmol/L,睡前8.7mmol/L,空腹血糖达标,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同时由于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的作用,下一餐前血糖迅速降低,低血糖风险增加。
此时立即给予联合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起到“消峰去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同时适当减少胰岛素治疗剂量(门冬30胰岛素早餐前减量2U,晚餐前减量4U),患者血糖逐渐控制平稳。
后于2017年6月18日监测血糖:晚餐前8.7mmol/L,晚餐后2h4.6mmol/L,睡前6.7mmol/L。餐后较餐前有所降低,但空腹血糖控制满意,故暂不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给予停用晚餐前阿卡波糖,有效避免夜间低血糖出现。目前方案患者血糖控制满意,患者依从性良好。
肖建中教授点评
对初发血糖明显升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符合指南推荐。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要注意个体化,也要符合规范,是否要加用二甲双胍,要考虑胰岛素抵抗及BMI等因素。胰岛素强化方案的调整有些慢,应考虑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计是否准确,要根据体重和BMI初判胰岛素敏感性来估计,可能还需要完善皮质醇等检测。最好能继续完善病例的后续治疗,包括强化治疗后的序贯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后是否能停用胰岛素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