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阿片类药物(opioids)是指天然存在的阿片物质(例如:吗啡和可待因),天然产物化学修饰半合成物质(丁丙诺啡、氢可酮、氢吗啡酮、羟考酮和吗啡酮)以及新型的全人工合成阿片类似物(地芬诺酯、 芬太尼、左啡诺、哌替啶、美沙酮、喷他佐辛、丙氧芬、他喷他多和曲马多)。
中毒机制
阿片类药物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末端传入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的伤害感受。阿片类药物主要激动3个阿片受体:μ、κ和δ。阿片受体是跨膜蛋白,类似于其他G蛋白偶联受体,被外部分子激活时产生构象改变,从而导致细胞内功能的某些变化。阿片受体在形态和分布上变化很大。此外,阿片样物质对特定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也不一样。例如,曲马多对μ受体位点的亲和力仅是吗啡的1/6000。阿片类药物对μ受体的刺激导致镇痛、镇静、瞳缩、呼吸抑制、咳嗽抑制、欣快以及胃肠蠕动降低。对κ受体的刺激产生较弱的镇痛、镇静、瞳孔缩小、肠道蠕动降低、烦躁不安和幻觉。对δ型受体的刺激产生镇痛(弱于对μ受体的刺激)和一些抗抑郁效果,目前所有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均作用于μ受体,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对呼吸产生抑制。
临床表现
阿片类药物过量或中毒临床表现为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呼吸次数减少,小于8次/分钟,和/或潮气量减少,潮式呼吸,发绀等),嗜睡甚至昏迷,骨骼肌松弛,皮肤湿冷,有时可出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极度过量时出现呼吸暂停、深昏迷、循环衰竭、心脏停搏甚至死亡。
临床诊断项目
临床诊断阿片类药物过量或中毒项目有呼吸频率(如次数<8次/分)、节律、深度、动脉血氧饱和度、瞳孔、血压、脉搏、意识(如通过对刺激的反应来确定患者的警觉水平)等。
解救
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解救药物包括纳洛酮、纳美芬、纳络芬等,临床最常用的是纳洛酮。
解救原则
(1)如果出现中毒临床表现,阿片血浆浓度达到峰值,但患者仍处于清醒状态时应立即停药及监测患者直至呼吸状态改善。
(2)若此时患者处于不清醒状态及呼吸抑制时,解救治疗如下: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辅助或控制通气。
②呼吸复苏。
③使用阿片拮抗剂:遵医嘱给予纳洛酮0.2-0.4 mg加入10~2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缓慢推注,或者,多次小剂量注射纳洛酮(10 ml生理盐水含0.1 mg纳洛酮),必要时每2分钟增加0.1 mg。
④输液速度根据病情决定,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重点观察呼吸变化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⑤解救治疗应考虑到阿片类缓释片可在体内持续释放的问题。
⑥口服用药中毒者必要时洗胃。
应急预案
在临床护理中,一旦出现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启动以下护理应对预案:
(1)立即停用阿片类药物和其他镇静药物。
(2)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用纳洛酮解救)。
(3)给予患者吸氧、辅助呼吸等,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4)配合医生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5)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等病情观察。
(6)及时准确做好护理记录,严格交接班。
特殊人群管理
儿童由于个体发育相关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与成人相比表现出不同的药物吸收、分布到中枢神经系统和代谢率。过量服用阿片类药物的特点往往是延迟性中毒、意外重度中毒和较长的毒性作用。3岁或以下儿童如果怀疑接触非速释阿片类制剂(如美沙酮、芬太尼贴剂和缓释制剂)应入院观察24小时,即使不能确认服用这些制剂。同样,接触到丁丙诺啡配方包括丁丙诺啡纳洛酮药物的所有幼儿,必须入院密切观察。儿童患者由于摄入的阿片类药物相对于成人,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剂量较高,常常需要较大剂量的纳洛酮来扭转药物过量。
另外,老年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效果敏感性增加,服用阿片类药物后应密切关注。患者同时存在的疾病状态(例如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可加剧阿片类药物对呼吸的抑制作用。生理年龄相关的变化(例如:血输出量下降导致肝血流量的减少)以及身体组成的变化(导致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降低)可能导致意外的和持续性中毒。这些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可造成老年人过量短效阿片类镇痛药后,纳洛酮有时不能成功地扭转中毒状况。
辽肿护理服务平台发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