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乳腺派杰氏病(MPD)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皮肤病变,其典型表现为乳头-乳晕区的溃疡或湿疹样改变,伴有渗液、出血或结痂,常伴疼痛或瘙痒感。1973-1987年SEER数据统计发现,半数以上的MPD患者同时合并浸润性导管癌(IDC)。尽管目前多模式的治疗方案显著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MPD合并IDC(MPD-IDC)患者预后仍不理想。雄激素受体(AR)作为乳腺癌领域较为新兴的生物学标志物,或许可作为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为MPD-IDC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然而,目前关于AR在MPD-IDC中相关价值的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目的就是探讨AR与MPD-IDC患者各种临床病理学因素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
AR与ER间的交互作用可能与AR在乳腺癌中所起生物学作用相关。ER包括ERα和ERβ两种异构体,一方面,ERα与雌激素结合,使得乳腺细胞在雌激素的驱动下快速增殖,弱化DNA修复机制而造成基因突变的累积,从而发挥出雌激素的致癌作用;另一方面,ERα信号通路可激活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 D)-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通路,使得细胞从G1期进入S期,促进乳腺细胞增殖与分化。ERβ作为ER另一种形式,可与ERα发挥相反作用。
当循环中的雌二醇出现后,AR位于N端的转录激活区和ERα的配体结合结构域发生直接相互作用,导致二者转录活性均受到抑制。在一项对HeLa细胞进行暂时性转染的临床前研究项目中,免疫共沉淀研究结果显示:当ERα过表达(ERα:AR=5:1)时,类固醇受体共活化剂ARA70(NCOA4)可促使ERα发挥作用;相反的,当AR过表达(ERα:AR=1:5)时,AR可通过拮抗ER使ARA70特异性地促使AR活化从而诱导AR信号级联放大与转录。类似的,D’Amato等检测到大量激活的AR在雌激素反应元件处聚集,进而推测AR可能会与ERα竞争性结合反应元件,从而抑制雌激素的致癌效应。Need等利用乳腺癌ZR-75-1细胞株分析Luminal型乳腺癌中AR与ERα之间的关系,AR通过与雄激素结合或连续高表达进入激活态,使ERα生物活性降低,减少其作用的发挥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此外,Rizza等通过对AR阳性但ERα状态不同的两组细胞株:MCF-7(ERα+)和MDA-MB-231(ERα-)的研究进行总结发现AR与AR激动剂结合后可通过与ERβ启动子区的ARE结合相对上调ERβ的mRNA及蛋白水平在乳腺细胞中的表达,增加ERβ对ERα产生的拮抗作用并减少p21和cyclin D的表达,使MCF-7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的过程受阻,最终抑制肿瘤细胞增生并促进其凋亡,遏制乳腺癌进展。上述研究结论可部分阐明AR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良好的相关机制,但由于研究对象不同,缺乏对大批量研究对象的长期随访,对AR阳性判定标准差异等种种问题,AR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 | 王昕 张梦璐 王翔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