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吃了他汀肌肉酸痛怎么办?|药问药答

2023-07-07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近年来,我国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总胆固醇(T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通过抑制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而降低血脂,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临床上,也偶尔有患者反映吃这个药导致自己发生腿疼、乏力等肌肉相关症状,从而拒绝医生再次处方这类药物。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肌肉相关症状吗?有哪些表现?如果发生了肌肉疼痛等不适,还能继续吃吗?



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肌肉相关症状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他汀类药物对于大部分患者是有效且安全的,但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毒性仍是影响其安全性的一方面问题,其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可能和基因有一定关系。



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症状会有哪些表现?

他汀类所致肌痛和肌病通常表现为对称性的近端肌无力和/或疼痛,也可能有肌肉压痛和功能障碍,如手臂抬举过头困难、坐位起身困难或爬楼梯困难,偶尔不适是不对称的。症状还可能包括痉挛痛(包括夜间痉挛痛)、僵硬和肌腱疼痛等



服用他汀类药物发生了肌肉疼痛等不适,该如何处理?

这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抽血检测的肌酸激酶水平来决定。

★若患者有肌肉触痛、压痛或疼痛,伴或不伴肌酸激酶升高,应排除常见的原因,如运动和体力劳动。对于有上述症状而又联合用药的患者,建议其适度活动。

★老年患者如果肌酸激酶超过正常上限5倍应停用他汀类药物并复查,直至恢复正常。国外专家共识建议肌酸激酶超过正常上限4倍即应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

★一旦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应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必要时住院进行静脉内水化治疗。

对于曾因服用他汀出现过肌病的患者,可考虑下列方法:

①更改他汀种类:对肌病易感或停用后再次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尽量选用诱发肌病可能性相对较小的他汀。

②调整药物剂量:大剂量他汀强化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相关肌病,可适当减少他汀用量并严密观察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变化。

③间断给药: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血浆半衰期相对较长,为他汀间断用药治疗提供可能。

④药物联合治疗:在他汀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调脂药(如依折麦布)不仅能达到全面调脂的目标,还能减少单独他汀治疗的药物用量,减少相关肌病的发生。

⑤更改药物:如对他汀完全不耐受,可考虑在停用他汀后应用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或两者合用。


虽然上面讲了这么多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症状,但是大家并不必惊慌。

首先,他汀类药物引起肌肉相关症状的发生率并不高。有报道显示,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个体中,不伴有肌酸激酶升高或主要功能丧失的发生频率在10%~15%之间不等,横纹肌溶解的发生率估计为13例/10万患者年;

其次,在肌病的危险因素中,特别重要的是考虑与药物治疗的相互作用,所以如发生相关不良反应或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前,可以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有无药物相互作用;

另外,有研究显示,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诉有肌肉症状的患者中,估计38%~78%的患者可能与心理作用有关,这说明,很多所谓的他汀不良反应实际上是“反安慰剂效应”。

说白了,就是“怕什么来什么”,如果患者对某种药物副作用的预期过强,可能会发生这种副作用。

所以,有服用他汀类药物适应证的患者,不要过于担心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做到放松心态,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即可。


作者:韩爽 

来源:北京医管


猜你想看

常用的抗感冒药,哪点踩“雷”了?


换药后剂量怎么调?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版)》发布!


胰岛素的使用,要避开这些“坑”!


哪些药物会引起肾损伤?


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到底有什么区别?


二甲双胍超说明书治疗肥胖症处方分析1例


老年带状疱疹的抗病毒和镇痛治疗,该如何治疗?


难治性与极端难治性高血压的用药


儿童可以使用强力枇杷露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