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糖尿病诊断和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餐后血糖会高于空腹(或餐前)血糖。然而,临床中也确实有一些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比空腹血糖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何快速应对?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认识一下何为空腹血糖,何为餐后2小时血糖,各自有何意义?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不禁水)8~10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采血所测的血糖值,反映的是患者基础状态(即“非进餐状态”)下的血糖水平。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反映患者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正常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 mmol/L。
临床中遇到一些“不合常理”的血糖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尝试从血糖来、去、转化及检测方面入手,逐个分析异常原因。
如果摄入的食物量较少,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或采血后一直处于运动状态,可能导致餐后血糖升高不明显,甚至低于空腹血糖。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餐后血糖仍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为3.9~7.8 mmol/L),就属于正常现象。
降糖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可能导致空腹血糖比餐后血糖高的情况。如接受“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睡前中效、长效胰岛素用量不足或者用量过大,均可导致空腹血糖升高(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三餐前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剂量过大,则可导致餐后血糖偏低。
慢性肝病患者空腹血糖往往正常甚至偏低,进餐后,血糖迅速升高,30 分钟即可达峰(>10 mmol/L),随后血糖开始下降,餐后 2~3 小时的血糖值可低于空腹血糖水平。
这是由于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而肝脏不能相应快速摄取葡萄糖,从而导致餐后血糖快速升高;2 小时后,由于反应性胰岛素分泌增加,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多,致使餐后 2~3 小时血糖值低于空腹水平。
部分上消化道手术患者(如胃切除术),由于食物快速由胃排空进入小肠,大量葡萄糖吸收引起迷走神经反射过度兴奋和胃肠激素过度分泌刺激胰岛β细胞一过性大量分泌胰岛素,从而引起血糖快速下降。
典型患者可于进餐半小时左右出现高血糖,约1.5~3小时出现低血糖,低血糖严重者可出现癫痫发作、昏迷乃至死亡。
此类患者可以少吃多餐,减少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以减缓胃排空的速度。
在正常情况时,人进食后血糖会升高,大约30~60分钟血糖达到高峰后下降,血浆胰岛素水平也在30~60分钟上升至高峰,为基础值的5~10倍,随后下降,3~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因此,正常人进餐后血糖虽然有升高,但波动于一定范围内。2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胰岛素分泌过多(高胰岛素血症)和高峰延迟,胰岛素维持在较高浓度而不能回复到基线水平,因而在餐后出现血糖较低,甚至低血糖。
此类患者空腹血糖正常或略高,OGTT结果符合糖耐量受损或2 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在餐后3~5小时出现低血糖。
低血糖常发生于餐后2~4小时,症状一般较轻,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短(15~20分钟),多可自行恢复或稍进食即可缓解。
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多见于焦虑、紧张、情绪不稳定、神经质的中年妇女,进食高糖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后容易诱发,发作时血糖可以正常或低至2.8 mmol/L(50 mg/dl),但不会更低。
标本放置时间过长,采集操作不规范或患者服用维生素C等,均会导致血糖检测结果偏低。
来源:综编自糖医网、检验星空、司南说检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