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到2030年,丙肝病毒(HCV)新发感染率较2015年要减少90%,死亡率降低65%,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达到90%和80%。我国卫生健康委等9部门新近联合印发了《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30年》。鉴于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最美医声”专栏,展示各地医疗机构慢性丙型肝炎疾病管理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以供借鉴。本期我们邀请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李军主任暨医务处朱宏处长,介绍该院在丙肝防控领域的成功经验。
李军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常委
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感染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会长
李军教授访谈视频
朱宏 教授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镜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学会 胰腺协作组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委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EUS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常委
江苏省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
江苏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
GUT中文版胃肠专刊青年编委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朱宏教授访谈视频
医务处搭台 感染科主打 共担丙肝防控重任
朱宏处长介绍,丙肝已从难以医治的传染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这一革命性的变化要求医院管理层要及时采取有效手段,推动丙肝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在丙肝全程管理中的核心工作是为感染科和其他科室之间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以感染科为主导,推进丙肝规范化诊治,形成丙肝治疗的规范化流程和详细的诊疗方案,由此推广辐射到其他相关科室,并在全院开展相应的质量控制,最终确保进入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所有丙肝患者一定能够得到规范化的诊治。
李军教授进一步介绍说,许多患者平时并不太关心传染病相关知识,他们大多是因其他疾病到医院就诊时无意发现丙肝病毒感染。由于患者就诊科室并非专科,而非专科医生大多对丙肝并不熟悉,因此即使发现丙肝,也很容易被非专科医生忽略。据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存在于非感染科室。因此,加强丙肝全程管理非常必要。
在医务处直接领导下,由感染科主导,联合感控科和检验科,江苏省人民医院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丙肝管理流程,保证了患者进到医院后,一旦发现丙肝抗体阳性,即可快速进入管理流程,从而提升被确诊和被治疗的机会。随着该流程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医院的丙肝确诊率和治疗率已有大幅提升。当然,李军教授也谦虚地表示,医院在丙肝管理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空间。
行政部门主动参与 专业科室积极落实 协作完善管理流程
丙肝的筛诊治涉及多学科,如何让这些科室通力协作是推进丙肝管理的关键。朱宏处长介绍,医政部门主要从三个层面发挥作用。首先是筛选出最可能接触到丙肝患者的科室,如血透室、手术科室,或从检验科化验单中筛选出丙肝患者。其二就是推动筛选丙肝的高危科室与感染科形成例会或定期交流制度。第三,推动感染科对全院收治丙肝患者的科室进行定期指导和治疗评价。
李军教授也指出,仅仅依靠感染科一个临床科室,要想实现丙肝治愈,难度很大。她强调,行政部门的主动参与非常重要,而临床科室则需要积极推动和落实。具体来说,就是感染科要抓好三个“不放过”,使患者能够在最佳时机尽早获得治疗。
首先是不放过任何主动筛查的机会。术业有专攻,临床医生对于其他专业的进展一般或多或少存在盲点,感染科医生有义务通过积极宣教等促进更多医生了解丙肝,参与丙肝防控工作,减少非专科医生在丙肝领域的知识盲点。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由医院管理部门通过院周会的时间给科主任做一些学科进展的宣教,也是非常好的做法。此外,还可以借助医院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设立的一些讲课机会,如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住院医师大讲堂,给住院医师普及丙肝相关知识。
第二是不放过任何确诊机会。对于丙肝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非专科医生一般不会关注后续确诊问题。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做法是,在医院职能部门即医务处和感控科的协调下,将检验科的检查结果通过信息中心进行跳窗提示,然后进行归口管理。比如对于丙肝抗体阳性的患者,医院检验科会在化验单下部做标注,提醒患者去到专科诊治或进一步检查。另外,医院的HIS系统也会通过跳出对话框,提醒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管床医生进一步对其进行检测或会诊,从而增加确诊机会。
其三是不放过任何治疗时机。在患者确诊后,有时患者自身不够重视,未必及时就诊,有时非专科医生因工作繁忙可能疏于提醒。此时,医院的信息系统会把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信息发送到感染科会诊医生的手机上,由会诊医生去随访和提醒患者来就诊,以及明确是否需要治疗。
齐心联手 帮助基层医院推进丙肝管理建设
基层医院不同于大型中心医院,覆盖范围较小,患者来源相对单一,而且很多基层医院并无专门的感染科。如何帮助他们快速建立起丙肝筛诊治平台呢?
朱宏处长建议,从医院管理层面来说,基层医院应首先建立丙肝专科专治制度,将全部丙肝患者归入同一专科进行诊疗。在没有设立感染科的医院,可以借助消化科或肝脏科承担专科治疗任务,当然,首先要在该科室建立一支丙肝诊治的专业队伍。其次是要对一线医生加强专业技术培训,让他们真正掌握丙肝的规范化诊疗知识。其三是定期邀请上级医院指导工作。其四是医政部门要将专科诊治情况推广至全院,并对丙肝诊治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要定期总结和抽查。
李军主任强调,疾病的诊治是双方的,不仅需要医疗机构,还需要患者对疾病有相应的认识。让公众了解丙肝病毒感染后的危害和当前丙肝的诊治水平,而不是讳疾忌医,这是非常重要的。唯有每个人关心自己的健康,才会主动去做检查。因此,各级医疗机构都有义务去尽可能普及丙肝相关的科普知识。任何医疗机构只要具备肝脏疾病检测的常规检查,如生化检查、B超影像检查,就有科普和进行丙肝筛查的责任。一旦发现患者存在肝病征象或表现,医生就应该考虑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性,而能够在本医疗机构完成相关检查的可以自己完成,否则应转入专科医院。一定要让患者做到不漏诊,不误治疗时机。
李军主任还指出,在具备丙肝确诊和治疗的医疗机构,无论是专科还是非专科医生都要联手协作,我们要求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应该了解丙肝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目前丙肝尚无疫苗,因此,每治疗好一例患者,就等于减少一个传染源,这无疑为丙肝防控从预防传播方面夯实了基础。希望全体医务人员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从而积极参与丙肝防控和全程管理的工作中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