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被网红吹爆的“生酮减肥法”真的靠谱吗?生酮饮食需要注意这些事项

2022-02-0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生酮饮食:诞生于癫痫疾病的治疗


生酮饮食,顾名思义,是指人体在饥饿状态下,利用脂肪代谢产生酮体,从而代替碳水化合物供能的膳食模式。其中酮体包括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都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

微信图片_20220120145808.jpg

不同于传统的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生酮饮食将脂肪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对蛋白质的摄入也有一定限制,并将碳水化合物含量降至不影响机体健康的最低值,从而最大程度消耗脂肪,达到不用健身也可以减肥的效果。

生酮饮食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膳食模式,它的临床应用最早能追溯到20世纪。当时梅奥诊所的R.Wilder医师发现低碳水化合物可促使机体产生酮体,模拟饥饿状态,从而有效抑制癫痫的发作。由此可知,生酮饮食最初被用于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而随着对它的深入了解,科学家也将其逐渐应用到了肥胖、糖尿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等代谢病的治疗中。

生酮饮食:“管住嘴”的严格执行者


在生酮饮食的模式中,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占比应分别为70%、20%、10%(低于50g)。这意味着生酮饮食过程中不仅不能吃主食,还需要严格控制含有高蛋白和高碳水的其他食品的摄入。因此生酮饮食的第一步,就是要拒绝美食诱惑,远离诸如“肥宅快乐水”这样的高热量食物。

微信图片_20220120145811.jpg

在极度限制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时,机体就会转变为脂肪供能的模式,而高脂饮食可以增强饱腹感,代谢过程产生的酮体也具有抑制食欲的作用。与此同时,极低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胰岛素和饥饿素的分泌,降低热量储存,减少食欲,从而减少主动进食并防止将多余热量储存为脂肪。

而在生酮过程中,还伴有一定的利尿效果。因此在消耗脂肪时,机体中的水分储备也会随之降低,这也是为什么短期的生酮饮食就可以达到显著的减重效果。正如网上所说的“月瘦十斤”,并非空穴来风。

生酮饮食:生效与否还要看医学检验


在进行生酮饮食的过程中,机体是否产生酮体是关键所在。而判断自己的身体有没有生酮,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检测酮体的浓度,其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以下两种:


01血液检验


在进行规律的生酮饮食以后,血液中的酮体浓度会明显增加,这时候就能利用血酮仪进行检测。血液检验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机体是否已经进入生酮状态,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02尿液检验


相比之下,检验尿液中的酮体就简单很多,一个试纸条就可以解决,通过试纸条的颜色就可以判断机体是否产生酮体。

微信图片_20220120145815.jpg

同时,尿酮检测用的试纸条也容易受到较多因素的干扰,准确度大打折扣。而在身体习惯了生酮饮食之后,生酮效率会有所改善,尿酮也会慢慢减少。因此,如果没有检测出尿液中的酮体,并不是就意味着机体没有生酮。


生酮减肥:利与弊的battle


正因为生酮饮食要求对碳水化合物的严格限制,在显著达到瘦身减脂效果的背后,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对食物以及摄入量把握不准,就容易出现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缺乏、低血糖、甚至导致皮肤疾病“色素性痒疹”的出现。

有人提出,生酮饮食导致的体重减轻可能是由于食欲减轻,而此种影响也存在于均衡的、低能量的饮食模式中。在前不久由Hall等人展开的研究中,发现了低脂饮食在减轻食欲方面比生酮饮食更加有效,此前也有研究表明,尽管生酮饮食在短期内所致的减重效果比低脂饮食更为明显,但时间一长,两者饮食模式就不再存在显著差异。

与此同时,有研究显示,生酮饮食中的脂肪量在早期并没有明显变化,而低脂饮食在早期则明显可见体脂的降低,这意味着在生酮饮食过程中,早期快速的减重效果主要是来自非脂肪类物质的损失(如水、蛋白质),这对于人体来说是存在一定伤害的。

不仅如此,生酮饮食还会增加部分疾病的不良反应。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生酮饮食的低碳水模式虽然能使血糖水平得到控制和改善,但同时也增加了低血糖发作的频率,并导致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试验中,生酮饮食对该类患者的主要作用是减轻体重,但这种效果也会随着时间变长而逐渐减弱。

生酮饮食这种注重高饱和脂肪、动物蛋白类食物,而忽略大多数果蔬的饮食模式,不仅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还被认为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并且促成了肾结石的泌尿环境。对于肝脏存在问题的群体,因为酮体的生成依赖于肝脏,采用生酮饮食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所以也不适用。而在怀孕前或是怀孕期间进行生酮饮食,会分别增加出生缺陷与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对于增加老年性痴呆和癌症的患病风险来说,生酮饮食也存在同样的影响。

因此,鉴于生酮饮食对于食物方面的严格性,以及对于它在临床试验上的长期评估来看,生酮饮食目前只是对短期的体重减轻产生了效果,时间一长,人体就会因为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环境而增加心血管疾病、肾结石、癌症等疾病的风险。由此可见,就长期而言,生酮饮食的弊更大于利。

需要明确的是,生酮饮食从科学角度来说是作为一种膳食疗法而存在于临床试验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生酮饮食对于减肥所产生的影响,不能只看到它带来的短期效益,更要注重其长期效益与潜在风险,切不可盲目效仿。因此,纵使它以一种“快餐式”的网红减肥法进入大众视野,但无论如何,减重的前提是要确保自身健康,通过非极端的饮食模式与恰当规律的运动锻炼两相结合,才是正确且理想的减肥方式。


作者:曾璐 

来源:广医三院检验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