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今日技能|肺部6个基本病变,呼吸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础(下)!

2021-07-20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四)结节与肿块


结节或肿块 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密度增高影,一般将直径≤20 mm称为结节,其中<5 mm称粟粒结节,5~10 mm称微结节,>10 mm者称小结节;20 mm以上的病灶称为肿块。结节和肿块仅为大小的区别。可单发,亦可多发。单发者常见于肺癌、结核球、错构瘤、炎性假瘤;多发者常见于转移性肺癌,血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韦氏肉芽肿、恶性网织内皮细胞增殖症、寄生虫囊肿等。


微信图片_20210714153235.jpg

肺部肿块X线胸部正位、CT图

X线胸部正位片(左)示左上肺肿块(箭头处)  胸部CT肺窗(中)和纵隔窗(右)示右上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


密度  

根据CT平扫肺内结节密度可分为实性结节、磨玻璃样密度结节及混合密度结节。同时,肺内肿块性病变早期密度一般较均匀,中晚期恶性病变或是脓肿等炎性病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液化、坏死,呈低密度。良性病变内常可见爆米花样、蛋壳样钙化,恶性病变钙化少见(沙砾样钙化)。另外在肺部同时也应观察平扫与增强后动脉期、静脉期结节密度变化情况。


分叶征  

指肿块的边缘呈凹凸不平的多个弧形。可分为深分叶和浅分叶。其病理基础为病变组织在生长过程的不均匀增长,同时由于较大血管、支气管或小叶间隔纤维性增生对病灶生长的阻挡所致。深分叶对周围型肺癌诊断意义较大,良性肿瘤、结核球、转移性肿瘤等也可出现分叶,但以浅分叶多见。


毛刺征  

指自肿块边缘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的线状影。粗短毛刺常提示其为恶性,是肿瘤细胞沿周围结构浸润性生长所致。慢性炎性病变多表现为长毛刺,是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的一种表现。


微信图片_20210714153239.jpg

胸部CT肺窗图

显示毛刺征(箭头处)


空泡征

指病灶内1~3 mm大小的点状透亮影,可单发亦可多发。多见于直径在3 cm以下的早期肺癌。其病理基础是尚未被肿瘤组织破坏的肺泡及扭曲未闭的细支气管。


微信图片_20210714153244.jpg

胸部CT肺窗图

显示空泡征


胸膜凹陷征  

表现为肿块与邻近胸壁间的三角形或喇叭口状影,其尖端指向或深入病灶内,为病变瘢痕收缩牵拉邻近胸膜所致,肿瘤及炎性病变皆可出现此征象。


微信图片_20210714153247.jpg

胸部CT图

a. 胸部CT肺窗和b. 纵隔窗显示胸膜凹陷征(↑)


周围卫星病灶  

结核性肿块邻近肺野常可见斑片状、索条状卫星病灶。周围出现多发结节,多考虑恶性肿瘤已发生转移。


(五)增殖与纤维化


增殖为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形成的浸润病灶。常见于慢性炎症形成的肉芽肿、干酪样病灶等。结核、硅肺结节均为肉芽肿性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斑点状、结节状高密度灶;炎性假瘤为增生性炎变,多呈球形或肿块形状,慢性肺炎则多表现为小于肺段或肺叶的病灶,其变化均较为缓慢,几个月甚至几年无吸收,或可缓慢长大。


纤维化是指纤维组织取代病灶中的细胞成分,成为病变组织的主要成分。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局限性纤维化常见于慢性炎性及结核修复和愈合期。表现为索条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严重者可引起肺门牵拉移位,胸廓塌陷,纵隔向患侧移位等。


弥漫性纤维化常见于弥漫性间质性病变,病理上以肺间质为主的渗出或漏出、炎性细胞或肿瘤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和肉芽组织增生。影像学表现根据病理学改变的性质、范围、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常见表现为近肺门部肺纹理增粗、条索状影,肺野外围细线状、网状或蜂窝状影。广泛的小叶间隔增厚,相邻增厚的小叶间隔相连形成胸膜下1 cm以内与胸壁平行的弧线状影,称为胸膜下线。小叶间隔的淋巴液潴留、间质水肿或纤维化,可在肋膈角区形成长约1~3 cm、宽约1~2 mm的水平横线,大致与胸膜面垂直,外侧与胸膜相接触,称为小叶间隔线B线(Kerley's B线)。CT(尤其是HRCT)对早期轻微肺间质纤维化非常敏感,可显示小叶间隔增厚等细微变化,对肺间质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常见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肺炎等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尘肺、硅肺等职业病以及癌性淋巴管炎等。


微信图片_20210714153251.jpg

X线胸部正位片(左) CT肺窗(右)图

两肺间质性改变

(六)钙化


钙化为钙盐在肺内的异常沉积,多发生在退行性变或坏死组织内。常见于肉芽肿性病变,如结核。肺内肿瘤组织及囊肿壁也可出现钙化。影像学上钙化的大小、形态、分布各异,X线平片或CT显示效果较好,MRI由于在T1WI及T2WI上钙化一般均呈低信号,因而显示效果较差。肺内肿块的钙化特点在病灶良、恶性判断中具有一定价值。钙化多(蛋壳样、爆米花样钙化)常为良性病灶,蛋壳样、弧形钙化提示囊性病变,爆米花样钙化提示错构瘤或骨肉瘤肺转移。肺癌的钙化发生率低,且多表现为细小砂粒状钙化,呈簇状分布。


微信<span id=

左肺结核球X线胸部正位片、CT纵隔窗图

X线胸部正位片(左)  CT纵隔窗示钙化(右)



今日技能|肺部6个基本病变,呼吸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础(上)!



本文首发于新乡医学影像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