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不劳动的劳动节:慢性疲劳综合征,快来自测一下吧

2018-05-01作者:壹声经验
身心疾病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疲劳、低热、咽喉痛、肌痛、关节痛、头痛、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抑郁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综合征。目前的流行病学资料提示,CFS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并在迅速增加。而医疗人员、科技人员、教师和飞行员等是CFS高发群体。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快来自测一下吧

美国CDC采用的慢性疲劳综合症诊断标准

▶ 持续存在的不明原因的疲劳,长期劳累并非导致疲劳的原因,休息不能显著缓解疲劳症状,疲劳表现不是终身存在而是新近出现的,疲劳导致之前的行为能力显著降低。

▶ 至少具备以下症状中的4项,且持续超过6个月或以上:

▷ 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下降;

▷ 睡眠不佳;

▷ 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后精神萎靡;

▷ 肌肉疼痛;

▷ 多关节疼痛(无发红或肿胀);

▷ 新类型的头痛或严重头痛;

▷ 经常性或反复性咽喉痛;

▷ 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大。

QQ截图20180426102801.jpg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 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功能失调性疾病,属于中医“虚劳”的范畴,是一种多脏器、多系统功能失调的疾病。其病机主要为五脏气化功能失调,病位涉及五脏,以肝脾肾为主。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本虚与标实,又以本虚多见。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与中医肝脾肾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治疗宜滋补肝肾、疏肝健脾为主,调整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阴阳趋向正常与平衡,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 针灸治疗

QQ截图20180426102827.jpg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还可以选择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主要原理是通过腧穴和经络疏通气血、调理脏腑气机,同时补益气血。具体可有针刺、艾灸、穴位贴敷、拔罐、耳针和刮痧等多种治疗方法。

针刺可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百会、印堂、内关、神门、气海、太溪等。耳针可选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脾、肾等穴。有研究显示,电针以及背部走罐配合穴位针刺可加强其治疗效果。此外,根据患者情况还可以选用穴位注射或点刺放血等方法进行施治,例如,足三里穴注射黄芪注射液或以梅花针于该穴位点刺放血。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身心疾病,因此,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工作压力,避免过劳,加强锻炼,保证睡眠,预防该病的发生。

(本文选自2012 年2 月21 日《全科医学周刊》关注慢性疲劳专题,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