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开启免疫治疗新时代!一文说清这一新版宫颈癌指南更新要点 | 今日前沿

2025-03-02作者:CMT琳资讯
原创

2024年12月19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公布了《2025子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逸仙妇瘤团队已对全文进行解读,本文主要侧重靶向/免疫等重点内容,介绍新版指南的主要药物更新!







核心更新要点1,2


01
ⅡB-ⅣA期独立成为单独的治疗路径


ⅡB-ⅣA期宫颈癌初始治疗包括EBRT+同期含铂化疗+近距离放疗±帕博利珠单抗[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4 Ⅲ-ⅣA期为1类;FIGO 2018年Ⅲ-ⅣA期2B类]。


新增脚注s:当影像学检查或病理证实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受累时,推荐扩大放疗区域。对于某些盆腔淋巴结阳性(如髂总转移)的患者,也可采用这一治疗。


脚注t修改:在EBRT的同期含铂化疗中,顺铂作为单药(如果顺铂不耐受,则使用卡铂)。可在以下情况下添加帕博利珠单抗:顺铂(或卡铂)/RT和帕博利珠单抗(对于FIGO 2014 Ⅲ-ⅣA期:1类);顺铂(或卡铂)/RT和帕博利珠单抗(对于FIGO 2018 Ⅲ-ⅣA期:2B类)。


02
宫颈癌的系统治疗-鳞状细胞癌、腺癌或腺鳞癌



放化疗

  • 首选方案新增“顺铂+帕博利珠单抗(1类:FIGO 2014 Ⅲ–ⅣA期;2B类:FIGO 2018 Ⅲ–ⅣA期)”、“如果顺铂不耐受,卡铂+帕博利珠单抗(1类:FIGO 2014 Ⅲ–ⅣA期;2B类:FIGO 2018 Ⅲ–ⅣA期)”。


  • 其他推荐方案的限定描述调整为“如果单药顺铂和卡铂不可用”。


  • 脚注d修改:同步EBRT联合含铂化疗,使用顺铂作为单一药物(如果顺铂不耐受则使用卡铂)。帕博利珠单抗可与CRT同步应用:顺铂(或卡铂)/RT联合帕博利珠单抗(FIGO 2014 Ⅲ–ⅣA期:1类);顺铂(或卡铂)/RT联合帕博利珠单抗(FIGO 2018 Ⅲ–ⅣA期:2B类)。



更新依据:

一项前瞻性、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KEYNOTE-A18研究,NCT04221945)旨在探索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RT(顺铂和EBRT序贯BT)在既往未接受过任何宫颈癌确定性手术、放疗或系统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N=1060,包括149例中国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3,4


KEYNOTE-A18研究对全人群进行的第二次中期分析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29.9个月,帕博利珠单抗组36个月PFS率高于安慰剂组(69.3%对56.9%;HR=0.68,95%CI 0.56~0.84);帕博利珠单抗组36个月OS率与安慰剂组相比也显著提升(82.6%对74.8%;HR=0.67,95%CI 0.50~0.90,P=0.004)。除了≥65岁的亚组外,其余多个预设亚组(年龄<65岁、白种人或其他种族、ECOG 0或1分、IMRT/VMAT或非IMRT/VMAT、FIGO 2014 ⅠB2-ⅡB期或Ⅲ-ⅣA期、计划总放疗剂量<70 Gy或≥70 Gy)均显示出一致的临床获益4


KEYNOTE-A18研究对全球FIGO 2014 Ⅲ-ⅣA期人群进行的第二次中期分析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26.6个月,帕博利珠单抗组24个月PFS率(73%对57%;HR=0.57,95%CI 0.43~0.76,P<0.0001)、36个月OS率(82%对71%;HR=0.57,95%CI 0.39~0.83,P=0.0016)与安慰剂组相比均显著提升,死亡风险均降低43%3



复发或转移性疾病一线治疗


  • 新增脚注i:皮下注射阿替利珠单抗和透明质酸酶注射液可替代阿替利珠单抗静脉注射。在静脉输注阿替利珠单抗相比,阿替利珠单抗和透明质酸酶具有不同的剂量和给药说明。


  • 脚注h修改:推荐用于肿瘤表达PD-L1(CPS≥1)的患者。



更新依据:

在BEATcc Ⅲ期随机对照研究中,对于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无论PD-L1表达状态如何均可入组),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PFS(mPFS期:13.7对10.4个月,HR=0.62,P<0.0001)和OS(mOS期:32.1对22.8个月,HR=0.68,P=0.0046)5



复发或转移性疾病二线或后续治疗

  • 首选方案中的Tisotumab vedotin-tftv推荐等级从2A类调整到1类。


  • Cemiplimab从优先推荐调整到其他推荐方案中。


  • 某些条件下使用中,PD-L1阳性肿瘤新增“tisotumab vedotin-tftv+帕博利珠单抗”、新增“HER2突变肿瘤:奈拉替尼”、NTRK基因融合阳性肿瘤新增“瑞普替尼”。


  • 脚注k修改: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肿瘤突变负荷高(TMB-H)[≥10突变/兆碱基(mut/Mb)]肿瘤患者的治疗,经FDA批准的检测或在CLIA认证的实验室进行的检测确定,这些患者在既往治疗后进展并且没有令人满意的替代治疗方案。


  • 新增脚注l:对于PD-L1阳性且未接受过免疫(IO)治疗的患者。


  • 新增脚注m:既往未接受过NTRK靶向治疗或在既往NTRK治疗中进展的NTRK阳性肿瘤。


  • 删除脚注:当顺铂和卡铂不可及时,可以考虑使用这些药物。



更新依据:

维替索妥尤单抗(Tisotumab vedotin-tftv,TV):Ⅱ期研究innovaTV 204 显示,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经TV治疗,ORR为24%,mPFS期为4.2个月,mOS期为12.1个月6。Ⅲ期随机对照研究InnovaTV 301结果显示,与化疗组相比,TV显著下降患者死亡风险30%(mOS期:11.5对9.5个月,HR=0.70,P=0.004),并显著改善PFS和ORR7。日本队列中,TV治疗显著改善OS(mOS期:15.0对8.5个月,HR=0.45)、PFS(mPFS期:4.0对2.0个月,HR=0.63)和ORR(24%对2%)8。此外,innovaTV 205研究中,TV+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复发/转移性宫颈癌二/三线治疗(81.5%患者为PD-L1阳性),ORR为35.3%,mPFS期为5.6个月,mOS期为15.3个月9


来那替尼:在一项Ⅱ期篮子研究中,22例HER2突变宫颈癌患者经来那替尼治疗,ORR为18.2%,mDoR为7.6个月,mPFS期为5.1个月10


瑞普替尼:TRIDENT-1 Ⅰ/Ⅱ期研究显示,对于NTRK融合的实体瘤患者,瑞普替尼在既往未经TRK TKI治疗的患者中,ORR为58%,在经TRK TKI治疗的患者中,ORR为50%(目前已入组患者中尚未包含宫颈癌)11


总结

宫颈癌2025.V1版NCCN指南新增“放化疗首选顺铂/卡铂+帕博利珠单抗方案”、“一线治疗首选阿替利珠单抗+顺铂/卡铂+紫杉醇+贝伐珠单抗方案”,同时二线或后续治疗方案也有所新增和调整。


此外,基于KEYNOTE-A18研究达到PFS/OS双重主要终点,证实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也正是基于KEYNOTE-A18研究数据,此次NCCN指南新增帕博利珠单抗作为联合同步放化疗的首选方案。这一更新是将符合KEYNOTE-A18试验要求的全部患者纳入相关指南的一个关键里程碑,并且进一步巩固KEYNOTE-A18作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标准治疗方案的地位。


我国最新版CSCO指南12在脚注部分推荐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仅可用于Ⅲ-ⅣA期宫颈癌患者,期待后续国内指南、专家共识能够参考此次NCCN指南及时进行更新,纳入更多药物供医生选择,指导临床应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宫颈癌NCCN指南(2025 V1).

2.宫颈癌NCCN指南(2024 V4).

3.可瑞达®(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中国说明书,默沙东;2025

4.Lorusso D et al. Lancet. 2024;404(10460):1321-1332.

5.Oaknin A, et al. Lancet. 2024 Jan 6;403(10421):31-43.

6.Coleman RL, et al. Lancet Oncol. 2021 May;22(5):609-619.

7.Vergote I, et al. N Engl J Med. 2024 Jul 4;391(1):44-55.

8.Shiro Suzuki, et al. 2024 JSCO. Abstract FR2-1.

9.Vergote I, et al.  J Clin Oncol. 2023 Dec 20;41(36):5536-5549.

10.Friedman CF, et al. Gynecol Oncol. 2024 Feb;181:162-169.

11. Benjamin Solomon, et al. 2023 ESMO. Abstract 1372P.

12.宫颈癌CSCO指南(2024版).


来源 | 逸仙妇瘤

审核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林仲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