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市儿童医院 李志玲
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
1.鉴别感染类型
血常规+全血CRP检查作为常规检查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血常规能详细看出患儿的感染程度,通过分析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指标,可以提示究竟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2.监测病情进展
血常规虽然能区分感染类型和程度,但一般患者感染两天后才会有所变化,而微量血CRP的检查,能在病人感染后12~24小时就会产生变化,可以早期判断感染类型。
血常规检测出的指标比C反应蛋白更为详细,而C反应蛋白比血常规的反应更快更灵敏。
所以,对于感冒发烧的患儿化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是十分必要的,两者联合有助于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积极意义。
如何判断病毒感染or细菌感染?
如果发现白细胞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那么很可能为细菌感染。
如果白细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增高,那么提示很可能为病毒感染。
单核细胞的正常值为:3%~8%,如果大于10%的话,证明更有可能是病毒感染。
每当病毒或细菌支原体刺激机体后,身体就会快速产生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可能立刻升高,而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一般正常。临床需要二者结合,动态监测!
何时该吃抗生素?
确定了疾病之后,何时开始抗生素治疗呢?
经过诊断,确定为细菌感染,达到用抗生素的指针,才需要服用抗生素。
临床一定要注意抗生素的应用指征,抗生素滥用,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慢性腹泻、发育迟缓、过敏引起的哮喘等;
菌群耐药问题。
来源:儿科博士志玲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