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从实验室诊断的角度出发,我们来认识一下真菌。
当我们拿到一个真菌,首先判断其是酵母样真菌、丝状真菌,还是双相菌。酵母样真菌中包括了念珠菌、隐球菌、毛孢子菌、马拉色菌与肺孢子菌等,双相菌则涵盖了马尔尼菲篮状菌、申克孢子丝菌复合群、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芽生菌、副球孢子菌、伊蒙菌等。
丝状真菌在形态学鉴定方面难度较大,一般通过菌丝颜色、是否分隔来作初步分类,如果菌丝无隔,则划分为虫霉门(耳霉、蛙粪霉)和毛霉门(毛霉、根霉、根毛霉等);如果菌丝有隔,则可分为暗色菌丝(枝孢霉、瓶霉等)、透明菌丝(曲霉、镰刀菌等)和皮肤癣菌三部分。其中皮肤癣菌以前分为三大类,即表皮癣菌、毛癣菌和小孢子菌。随着多项分类法的介入,又将小孢子菌和毛癣菌进行重新分类。因此目前皮肤癣菌包括七大类,即:表皮癣菌、毛癣菌、小孢子菌、冠癣菌、奈尼兹菌、节皮菌、帕氏杆菌。
在重要的医学真菌分类中又包括了担子菌门、子囊菌门、毛霉门和虫霉门。
在念珠菌属中,既往认为白念珠菌为主,非白念珠菌次之,但近年发现非白念珠菌感染在临床上有增多趋势。随着质谱分析和分子测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我们在做真菌鉴定时会发现一些非常奇怪的名称,例如尼瓦利亚念珠菌(C.nivariensis),它实际上就是以前的光滑念珠菌。念珠菌的分类逐渐细化,种类较多,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属名,如光滑念珠菌复合群(C.glabrata complex)改名为Nakaseomyces glabrata(尚无中文名称),既往的季也蒙念珠菌(C.guillermondii)现在改为麦尔酵母菌复合群(Meyerozyma complex),克柔念珠菌(C.krusei)也改名为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
重要的医学真菌分类对于指导临床经验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明确致病菌是毛霉门真菌,可以选用两性霉素B、艾沙康唑、泊沙康唑等,如果是念珠菌属、酵母菌属,往往选用氟康唑、棘白菌素等。尤其对于丝状真菌,大多依靠经验性用药,了解医学真菌分类,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准确选择治疗药物。
作者:徐和平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本文来源:重症肺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