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连续刊发!浙肿程向东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发布胃癌研究领域新进展

2023-05-05作者:寒雪资讯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已被证明可显著改善进展期肿瘤患者的预后,并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通过术前化疗减少肿瘤体积,实现肿瘤降解,尽早消除微转移,增加R0切除率,提高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然而,目前只有部分进展期胃癌患者能够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无效的新辅助治疗还可能会增加毒性并导致肿瘤在化疗期间进展。


因此,亟需一种治疗前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方法,作为制定进展期胃癌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有效依据。


1111.png


近日,浙江省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浙肿)胃外科程向东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外科期刊《国际外科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IF=13.4)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eep learning radio-clinical signature for predict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response and prognosis from pretreatment CT images of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方法。基于门静脉期CT 图像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深度学习影像临床模型(DLCS),集成多模态特征信息以预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


为打破真实临床不平衡数据带来的模型预测偏差,该模型利用基于图像的最新过采样方法(DeepSMOTE)来生成少样本图像,以快速高效平衡数据集。另外,该模型融入通道间注意力机制,强化重要特征通道,提升模型预测准确率。其泛化性在多个验证集上得以评估,进一步证实人工智能辅助新辅助疗效预测的可行性。此外,该模型可作为进一步预测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子,以辅助临床医生完成治疗决策


2222.png


该研究纳入了6家医疗机构共10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CT影像和临床信息,进行深度学习的训练与验证。研究表明,相较于临床特征,深度学习影像特征具有更强的新辅助化疗反应预测能力,揭示了CT影像中含有大量与肿瘤分子生物学行为相关的特征,表明了深度学习能够挖掘肿瘤异质性及微环境与肿瘤化疗敏感性间的深层隐含关联


该DLCS模型通过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精度达AUC > 0.8,是目前已报道的纳入人群最大、精度最高的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模型。此外,该团队还建立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生存期,对患者进行了预后风险分层。DLCS模型的辅助,可在治疗前有效筛选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获益人群,为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进而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并提高患者生存率。


3333.png

图1  基于深度学习的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方法


浙江省肿瘤医院胃外科程向东教授为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徐志远教授和杜义安教授为共同通讯,胡灿博士为第一作者,医学影像科陈武杰医师和深睿医疗李冯工程师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上消化道肿瘤防控与诊治重点实验室等的经费支持。研究特别感谢浙江省肿瘤医院随访室为该研究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4444.png


另悉,近日程向东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致癌基因》杂志(Oncogene)(医学一区TOP,IF=8.756)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lutathione peroxidase 2 knockdown suppresses gastric cance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via regulation of kynurenine metabolism”的研究成果。


5555.png


在本研究中,该研究团队首次报道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2(GPx2,也称为胃肠GPx)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GPx2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家族中的一员,可以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恢复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帮助维持黏膜的稳态。在既往研究中,GPx2在肺癌、胰腺癌、胶质母细胞瘤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在胃癌中的作用尚不明确。该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GPx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且GPx2表达水平胃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GPx2表达量的下调,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反之,GPx2的过表达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通过蛋白组学等多维组学分析,本研究发现GPx2能够通过调节KYNU的表达水平,影响胃癌细胞的犬尿氨酸代谢通路,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综上,本研究阐明了GPx2基因在调节胃癌进展转移中的新机制,并提出其可能是治疗胃癌的潜在药物靶标。


6666.png

图2  GPx2调节胃癌进展转移机制图


浙江省肿瘤医院胃外科程向东教授为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徐志远教授和覃江江教授为共同通讯,硕士研究生徐瀚栋为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胡灿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上消化道肿瘤防控与诊治重点实验室等的经费支持。研究特别感谢浙江省肿瘤医院随访室为该研究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实验室简介


浙江省上消化道肿瘤防控与诊治重点实验室依托浙江省肿瘤医院与中国科学院医学所,形成了以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化学、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等多学科交叉、医工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团队,围绕上消化道肿瘤“多维早筛技术研发及防控体系构建、临床智能诊疗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疾病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通过“临床医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多学科交叉分析和探索—医工研深度融合研究—提出解决方案—进行临床验证和转化”的分工协作思路,深化院所融合,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防控与诊治提供新方法和新策略。


7777.jpg


实验室常年面向全球招募医学、微生物学、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专业的博士后。


请将中/英文简历(含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荣誉奖励等),以及其它能够证明申请人科研能力的材料,发送至邮箱:chengxd@zjcc.org.cn







胃外科简介


8888.png


浙江省肿瘤医院胃外科是我国最大的胃肿瘤诊治中心之一,医教研齐发展,目前已成为省内领先的名牌学科,年完成各类胃肿瘤手术近1500台,居浙江省首位。学科带头人为医院党委书记程向东教授,团队成员有医生16名、医生助理4人、护士20人,其中高级职称13名,博士学位者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


学术影响力:是国家胃癌标准手术示范和推广基地,中国胃癌规范化治疗培训基地,浙江省腹腔镜培训基地,浙江省上消化道肿瘤诊治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消化系统肿瘤中西医结合诊治重点实验室,中日胃癌诊治中心;是浙江省肿瘤微创联盟主席单位、浙江省抗癌协会胃肿瘤外科委员会主委单位、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浙江省医师协会MDT专委会主委单位、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学科技术特色:常规开展各类规范化的胃癌手术,以早期胃癌保留功能手术、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以及胃肠间质瘤综合治疗为研究方向,是国内最早开展晚期胃癌转化治疗研究的中心之一,目前已完成多项相关临床研究。微创手术和保留功能手术是本学科重点方向,手术视频多次获全国比赛第一,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首创了十二指肠非离断前入路胰腺上缘清扫、右侧站位三步法脾门清扫等技术,提高了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创了近端胃切除后“程式Giraffe”消化道重建术,在改善消化道返流、胃排空障碍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国内外获得广泛认可;改良了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LPPG)、近端胃切除术后双肌瓣重建等术式,使早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胃外科团队以高标准、严要求面对每一次挑战,坚信:专业成就卓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来源:浙江省肿瘤医院  宣传统战部综合编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