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张明宇
【病史】
患者一般情况:男,70岁
主诉:近2个月来反复于剧烈活动时出现心前区闷痛
现病史:高血压,不稳定心绞痛
与疾病相关的既往史:高血压
【入院时情况及体格检查】
患者近2个月来反复于剧烈活动时出现心前区闷痛,评分4/10分,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休息2~3分钟可缓解,发作时伴胸闷、出汗。1周前患者再次于活动时出现胸痛,性质同前,外院查心电图是前间壁心肌梗死可能,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氟伐他汀稳定斑块,琥珀酸美托洛尔降低心脏氧耗及对症治疗,当地医院行冠脉造影示前降支开口次全闭,回旋支未见狭窄,右冠长病变,最狭窄处达70%,可见右冠-前降支侧支循环。
体温:36.5℃
血压:170/98mmHg
脉搏:96次/分
心率: 96次/分
肺部体征:呼吸18次每分,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脏体征: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其他阳性体征:无
【生化检查】
【影像学检查】
室间隔增厚(14mm),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其他辅助检查】
1%利多卡因 麻醉 应用6F泰尔茂(TERUMO)Radifocus血管鞘组穿刺 山桡动脉,经右桡动脉给川有注肝素2000U、硝酸酯类200ug。
【造影策略】
患者有急性脑梗塞,入院后予以药物治疗两周,复查头颅MRI示梗塞病变稳定后行冠脉造影术,依据外院冠脉造影结果建议患者外科行CABG术,但患者不同意CABG术。
造影时间: 入院第13天。
造影前用药: 造影前给予肝素2500单位。
造影结果(一): LM正常,LAD开口狭窄95%,近段完全闭塞,LCX未见明显狭窄。
造影结果(二):RCA近中段狭窄70%,远端向LAD远端提供侧支循环。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 左主干正常,前降支开口狭窄95%,近段完全闭塞,回旋支管壁光滑,未见狭窄,右冠近中段狭窄70%,右冠远段向前降支远段提供侧支循环。造影后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与家属沟通后决定行介入治疗。
【诊断分析】
诊断依据:高血压,不稳定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
排除诊断:造影
【治疗方案】
检测生命体征
术后抗血小板
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检测术区情况,适当术区减压
对症治疗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病情进展】
病情稳定,心痛胸闷情况得以缓解。
基本生命体征正常。
体温:36.5℃
血压:155/88mmHg
脉搏:80次/分
心率: 80次/分
【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后一般情况及辅助检查】
【后续治疗方案】
【诊断及治疗方案解析】
老年男性患者,因“陈旧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检查血管造影,显示前降支开口全闭病变累及左主干末端。从造影看,前降支的病变并不易处理。而仅用Fielder XT导丝通过闭塞段表明闭塞病变并不致密,可能尚存微通道,球囊扩张后植入2枚DES。术后第三天出现心绞痛并逐渐加重不能缓解,再次发生急性前壁心梗。造影显示前降支支架内血栓形成,通过血栓抽吸、强化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尽管可能存在药物抵抗的因素,但亚急性支架内血栓更多与介入操作及器械因素相关,处理时若行IVUS检查将有助于明确血栓的成因出院医嘱继续院外治疗,不适随诊。其中BB类药物作用突出,应用量达标,患者情况良好。随访结果: 患者未再出现胸闷、胸痛,术后第七天成功出院;术后三月随访,未再诉胸闷、胸痛症状。长期服用,更多获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