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指南与规范 | 机器人辅助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2023-09-20作者:临床肝胆病杂志资讯
非原创

image.png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C)亦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病变以胆管一部分呈囊状或梭状扩张,有时可伴有肝内胆管扩张。该病在亚洲黄种人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白种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3~4∶1),80%患者在儿童期发病。胆总管囊肿最常见的分型方法是户谷(Todani)分型,共分为5型,其中Ⅰ型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病例的80%,多见肝外胆管的囊状或梭形扩张[1-2];Ⅱ型占2%~3%,多见胆总管侧壁憩室样膨出;Ⅲ型仅占1.4%,可见囊肿脱垂至十二指肠内,易被误诊为十二指肠内息肉或肿瘤[3];Ⅳ型囊肿占15%~20%,可见多发性肝内或肝外胆管扩张,又可分为Ⅳa型(肝外胆管扩张合并肝内胆管扩张)和Ⅳb型(肝外胆管多发性扩张);Ⅴ型可见肝内胆管多发性扩张,又称Caroli病。由于Ⅱ型、Ⅲ型和Ⅴ型病例的特殊性,其手术方案多样,本文仅讨论Ⅰ型和Ⅳ型胆总管囊肿的机器人手术治疗,部分Ⅳa型需行肝部分切除的病例除外。

胆总管囊肿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经历了外引流、内引流和根治手术,后者又分为开放根治手术、腹腔镜辅助根治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根治手术[4-5]。如今机器人手术已经成为儿童微创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6]。2006年国际上首次报道机器人辅助儿童胆总管囊肿根治术[5](robotassisted choledochal cyst excision,RCCE),2013年和2015年中国香港和内地分别成功开展了机器人辅助儿童胆总管囊肿根治术[7-8],目前中国已有20多家综合医院和儿童医院独立成功开展该手术,一些手术团队的病例数已经超过百例。随着该手术病例的累积,手术中转开放和相关并发症逐渐显现,急需在总结成功手术技巧的同时,防范手术风险。

机器人微创手术是现代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为推动我国机器人辅助儿童胆总管囊肿手术的发展,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反复研讨,制定了机器人辅助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手术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重点介绍手术适应证、手术流程和操作技术,适用于18周岁以下儿童,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在共识的最后给予详细的阐述。

"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 . 机器人辅助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 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3, 39(9): 2074-208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3.09.007.

"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