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世界心脏日及全国高血压日即将来临,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近40余年来美国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变迁。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甚至有学者认为血压升高是一种代偿机制、不应干预。这种观点已成为历史。为了加强高血压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美国官方从1977年开始颁布高血压防治指南,并不断更新。本文对此做一简要回顾。
JNC1指南(1977年)
在本版指南中并未明确提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但认真研读原文,可以看出该指南中将≥160/95 mmHg视为血压升高(如下图)。在该指南中,舒张压被视为诊断与评估高血压的主要依据,并认为舒张压为105-119 mmHg的患者应予以治疗,舒张压为90-104 mmHg的患者若存在多种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也应考虑治疗。
JNC2指南(1980年)
将舒张压≥90mmHg作为高血压诊断标准。舒张压90-104 mmHg为轻度高血压,105-114 mmHg为中度高血压,≥115 mmHg为重度高血压。舒张压≥90 mmHg者即应考虑非药物或药物治疗。
JNC3指南(1984年)
继续沿用JNC2指南中关于轻中重度高血压的定义,同时提出了正常血压为舒张压<85 mmHg,舒张压85-89 mmHg为正常高值(如下图)。
JNC4指南(1988年)
诊断标准与分类方法同JNC3指南(如下图)。
JNC5指南(1993年)
从本版指南开始逐渐重视收缩压的临床意义,将收缩压与舒张压同时作为高血压诊断与分类的依据。提出正常血压为<130/85 mmHg,130-139/85-89 mmHg为正常高值,≥140/90 mmHg为高血压。高血压被分为4级,即轻、中、重、极重度(如下图)。
JNC6指南(1997年)
与JNC5指南相比,本版指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仍为≥140/90 mmHg。高血压被分类为轻中重3级。新增最佳血压(<120/80 mmHg),正常血压仍为<130/85 mmHg,130-139/85-89 mmHg为正常高值(如下图)。
JNC7指南(2003年)
简化了血压分类方法。高血压诊断标准仍为≥140/90 mmHg,并分为1期与2期高血压。废弃正常高值的提法,将<120-80 mmHg定义为正常血压,120-139/80-89 mmHg定义为高血压前期(如下图)。
JNC8指南(2014年)
继续沿用上版指南的定义与分类。
2017年ACC/AHA指南
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20 mmHg且舒张压<80 mmHg;收缩压120-129mmHg且舒张压<80 mmHg为血压升高;高血压被分为1期(130-130/80-89mmHg)与2期(≥140/90 mmHg)(如下图)。
回顾近40年来美国高血压指南的定义与分类方案可以看出,自JNC2指南至JNC8指南,虽然血压分类的细节时常改变,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对固定,直到2017年新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 mmHg。
新近公布了最新BPLTTC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血压轻度升高甚至血压正常者,降压药物治疗也能减少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只要收缩压高于115 mmHg,无论是否合并心脏病,降压治疗均有相似幅度的获益。
近日,JAMA杂志发表一项研究,显示当收缩压超过90 mmHg时心血管事件风险便逐渐增加(如下图)。
个人认为,基于现有研究,血压低一些更好的理念正在逐渐形成,未来对血压的控制必将越来越严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及降压目标值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来源:郭艺芳心前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