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 钱玲林 车晓汝
既往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群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关,包括影响脂质代谢、糖代谢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等三方面。但它们与亚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尚不清楚。近期,在《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确定肠道微生物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相关性。
方法:该项研究基于SCAPIS (Swedish Cardiopulmonary Bioimage Study)队列的8973例受试者(50至65岁)进行的一项横断面研究,这些受试者没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采用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和冠状动脉CT测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通过基因组学测序评估肠道微生物群物种丰度,并通过调整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多变量回归模型评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评估相关物种与唾液中炎症标志物、代谢物和相应物种的相关性。
主要结果:研究样本的平均年龄为57.4岁,53.7%为女性。40.3%的患者检测到冠状动脉钙化,5.4%的患者至少有1处狭窄且闭塞度大于50%。64种肠道微生物与冠状动脉钙化评分相关,且不依赖于心血管风险因素,其中咽峡炎链球菌和口腔链球菌亚种与冠脉钙化相关性最强。在64个物种中,包括链球菌和口腔中常见的其他物种在内的19种物种,与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浓度有关,16个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有关。口腔中常见的肠道微生物种类与血浆吲哚丙酸酯呈负相关,与血浆胆汁酸和咪唑丙酸酯呈正相关。在MODS研究中,包括3个链球菌在内的5种肠道细菌在唾液中同样存在,并与更差的牙齿健康相关。异化硝酸盐还原、厌氧脂肪酸β氧化和氨基酸降解的微生物功能潜力与冠状动脉钙评分有关。
图1,整体研究设计流程图。
在8118个具有完整数据个体中,有64种肠道微生物与冠脉钙化积分相关,其中51个呈正相关,而13个呈负相关(图2)。而其中观察到最低的P值为咽峡炎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口腔亚种、大肠杆菌、真杆菌目(HG3A.1354)和肠杆菌属(HG3A.1149),均与冠脉钙化积分呈正相关。咽峡炎链球菌和口腔链球菌亚种丰度较高的参与者通常具有更多的心血管风险因素。
图2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相关肠道物种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和感染标志物的替代测量之间的相关性
利用冠脉CT相关测量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冠状动脉狭窄>50%、改良杜克指数和SIS)评估相关肠道微生物与冠脉钙化积分之间的相关性,发现25种与冠脉钙化积分相关的肠道细菌,也与冠脉CT显示的任何冠脉斑块相关。
在54个与冠脉钙化积分呈正相关的物种中,13个也与hsCRP呈正相关,10个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11个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关联。与所有3个标志物相关的物种以口腔微生物组中常见的物种为主。
结论:该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组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全身炎症标志物具有相关性,其中咽峡炎链球菌和口腔链球菌亚种与冠脉钙化积分具有较强的正相关。这些细菌可能通过直接感染或改变宿主代谢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来源:心在浙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