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关于胆囊切除,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2021-04-2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在美国,每年有50万-75万人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在中国做过胆囊切除的人数无法统计,相信会远远超此比例。胆囊切除术出院回家后,大多数患者都能适应“无胆”的环境变化,2%-43%病友仍会有这样那样的“胃肠”不适,时有时无,时轻时重。一项研究发现,65%没有症状,28%轻微症状,2%有严重症状,医学上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对待?

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当术后出现餐后上腹饱胀、早饱、嗳气等消化不良,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这些症状更明显,多数在术后2-3月症状逐渐好转,当暴饮暴食、生活无规律、过度疲劳、熬夜失眠时,消化不良症状又会出现或加重。胆囊是胆汁的临时仓库,不进食时,胆汁被贮存进胆囊,当进食时,胆囊收缩挤出胆汁,帮助脂肪消化吸收。胆囊切除后失去贮存胆汁功能,胆汁不停地流入肠道,进食后,特别是高脂饮食后,需要大量胆汁帮助消化时,因没有足够的胆汁而发生消化不良。随着术后肝外胆管自身的适应性扩张并能贮存一定量胆汁,消化不良会有所好转。胆囊切除术后应少吃多餐,低脂饮食,更应注意饮食规律和生活保养。当有症状时,餐后可服用复方阿嗪米特、胰酶片等助消化药。

微信图片_20210419165045.png

容易发生胆汁反流


当术后反复出现上腹不适、腹痛,尤其在空腹时,胃镜检查发现胃腔内大量胆汁,或当慢性胃炎和食管炎反复治疗不好转时,可能与胆汁反流有关。胆囊切除后,胆汁不停地流入肠道,如当食管胃顺蠕动力量不足、幽门不能正常开合、肠道不畅时,胆汁会倒流入胃,刺激黏膜发红充血,形成胃糜烂或胃溃疡,出现上腹痛表现,严重时倒流入食管、咽喉、气管,造成咽喉炎、气管炎。胆囊切除术后约50%-70%的患者伴有胆汁反流。术后应多注意生活饮食规律,不宜空腹太久,应少吃多餐,食物能够起到吸附胆汁的作用,可通过食疗减轻胆汁刺激。有胆汁反流症状时,口服铝碳酸镁能吸附胆汁以减轻胆汁刺激。

微信图片_20210419165048.jpg


容易出现晨间腹泻


正常情况下,胆汁在小肠协助完成消化脂肪后,大部分胆汁在小肠被回收重新利用,只有少部分从大便排泄。胆囊切除后,胆汁源源不断地流进入肠道。当超出肠道重吸收能力时,胆汁大量进入结肠,刺激肠蠕动出现腹泻,夜间人体处于空腹状态,更多胆汁进入结肠,易出现次日早晨或上午腹泻,一般腹泻2-3次后好转,胆囊切除后随着胆管自身适应性扩张,术后腹泻会有所好转。但如果保养不当,仍会反复出现腹泻,可在入睡前服用铝碳酸镁等胆汁吸附剂对症治疗,减轻次日腹泻。

微信图片_20210419165050.jpg

容易混淆原有疾病


胆囊切除术前原本就有或伴有的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憩室、慢性胰腺炎、功能性消化不良、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等上腹部疾病,胆囊切除术前遗漏诊断或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胆囊切除后会仍然存在,而误认为与胆囊切除有关,应注意鉴别诊断。其中29%-47%存在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出现反复餐后上腹不适痛,B超检查胆管轻度扩张,肝功能检查肝酶会增高,更容易误认与胆囊切除有关,可口服匹维溴铵等解痉剂对症治疗,更应注意饮食习惯、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情绪调整、保证睡眠等避免诱发或加重症状。

微信图片_20210419165054.jpg

可能是胆管内结石


当出现上腹餐后痛、恶心呕吐、小便深黄、突然全身发抖、发热等表现时,应考虑胆管内有结石。这种情况可能胆管内早有结石,手术前未能被发现,也可能术后胆管内再长结石,发生率为15%-25%。因此,胆囊切除术后,应定期B超或核磁共振检查是否有胆管结石形成,定期查肝功能GGT、AKP,检查胆管是否有结石造成的阻塞;对已形成胆总管结石者可口服熊去氧胆酸进行溶石治疗;一旦突然上腹痛,应暂停进食,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胆管结石、胆管炎或胰腺炎诊断,必要时需住院治疗,可进行微创取石(ERCP)。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对预防胆管结石有好处。

微信图片_20210419165058.jpg


可能有手术后遗症


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胃镜、B超、核磁共振检查未发现异常时,应考虑是否有手术后遗症。胆囊切除术后可能出现上腹腔肠粘连、胆总管中段损伤狭窄、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胆囊管残留过长小胆囊形成等,如术后上腹不适没有好转,并且反复出现或加重,应去医院消化专科进一步诊治,明确病因,做针对性治疗。

微信图片_20210419165100.png

可能增加肠癌风险


胆囊切除术后,由于胆囊失去贮藏胆汁功能,流入肠道胆汁量远远超出胆汁回吸收量,大肠内胆汁浓度增加,增加了对大肠的刺激性。临床研究发现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加大,特别是女性的右半结肠肿瘤发病风险增大。多数专家推荐胆囊切除十年后,即使无肠道症状,也应进行一次肠镜筛查,如腹泻伴便血或粪便隐血阳性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如肠镜发现肠息肉应及时予以内镜下摘除,是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结肠肿瘤发生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

微信图片_20210419165102.jpg


作者:江苏苏北人民医院  朱海航 

文章首发自航海消化公众号(朱海航医生个人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