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甲状腺肿瘤尽管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但发病率极高,近年来更有递增的趋势。因此,对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学诊断知识的掌握成为每个肿瘤医生刻不容缓的必修课。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关于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的知识点!
甲状腺腺瘤的诊断标准:①有完整的纤维包膜,且包膜薄;②包膜内外甲状腺组织结构不同;③包膜内瘤组织压迫包膜外甲状腺组织,形成半月形;④包膜内组织的结构相对一致;⑤通常为孤立性结节。
滤泡性腺瘤时良性肿瘤,较常见。多发生于40~60岁,女性较男性多5~6倍。临床上常表现为颈部孤立性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放射性碘扫描常为冷性结节。
滤泡性腺瘤的病理改变
项目 | 病理改变 | |
肉眼改变 | 瘤体直径一般为1-5cm。呈圆形或卵圆形,且有完整包膜。切面稍隆,淡黄褐色,质较软。较大腺瘤有出血、囊性变与纤维化倾向,也可合并钙化与骨化等 | |
镜下改变 | 胚胎性腺瘤 | 由互相吻合的细胞梁索构成,瘤细胞小而圆,且大小一致,胞质深红染,核居中,少有核分裂象。间质为富于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常伴有水肿 |
胎儿性腺瘤 | 由含有少量类胶质的小滤泡构成,小滤泡排列疏松,间质水肿 | |
单纯性腺瘤 | 由分化好、正常大小的滤泡构成 | |
胶样腺瘤 | 由大、含有较多类胶质的滤泡构成,其滤泡大小的差异较其他类型明显 | |
伴有奇异核的滤泡性腺瘤 | 极少数病例瘤细胞中偶见散在的奇异或巨大细胞核,但不足以诊断不典型腺瘤 |
滤泡性腺瘤的鉴别诊断:①滤泡性癌;②结节性甲状腺肿。
乳头状癌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女性较多,以40岁左右为多见。儿童甲状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为乳头状癌。其病程长,生长缓慢,预后较好。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块,有的患者则以局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
乳头状癌的病理改变
项目 | 病理改变 |
肉眼改变 | ①一般为孤立性、无包膜的肿块;有包膜者(包裹型)仅占3%-14%;②大小不一;③切面呈灰白色,粗糙或呈绒毛状外观;④可出现纤维化、钙化、骨化及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以形成复杂分支的乳头状结构和细胞核的特殊形态为特点。其乳头状结构主要表现为:①分支复杂,大多在两级以上;②乳头细长,切面处可见多数乳头断面;③乳头中央为纤维血管轴心;④乳头突向滤泡腔或囊腔。被覆乳头的癌细胞单层或多层,立方形或低柱状 |
镜下改变 | 不论乳头状癌的结构如何(乳头状、滤泡状或实体梁状),癌细胞核均具有下列特征:①核较大,卵圆形或圆形;②核排列拥挤、重叠,缺乏极向;③毛玻璃样核,即核淡染或空旷,染色质细小,核膜清晰,且核仁不明显;④核沟易见;⑤核内嗜酸性假包涵体;⑥偶见或不见核分裂象;⑦约半数病例可见砂粒体。砂粒体为圆形、层状、嗜碱性钙化小球,主要位于突起尖端部中央间质处,或癌巢之间纤维间质中,甚或肿瘤邻近的甲状腺组织及转移瘤内 |
滤泡性癌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儿童少见。女性为男性的2~3倍。发病率占全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5%,碘缺乏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放射性核素扫描为冷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常正常。
滤泡性癌的病理改变
项目 | 病理改变 |
肉眼改变 | ①一般为孤立性结节,少数为多个结节,边界清楚,可有包膜(微小浸润型)或无包膜(广泛浸润型)。包膜较腺瘤的包膜要厚(常>1cm),且不规则,厚薄不均;②类圆形或分叶状;③大小不等,多为2-4cm;④质硬;⑤切面灰白或红褐色,鱼肉样,中央常见星芒状瘢痕及出血、坏死、钙化及囊性变等继发性病变 |
镜下改变 | ①由各种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构成:一般滤泡较小,排列紧密;②癌细胞圆形或立方形,核圆、深染,呈不同程度的异型性;③间质富含薄壁血管,有时形成血窦样结构;④癌组织浸润包膜或血管(浸润淋巴管较少)是诊断滤泡性癌的主要依据 |
散发性髓样癌大多累及成年人,女性稍多,平均年龄50岁,多为单发性。临床上,可出现顽固性腹泻、类癌综合征或Cushing综合征等症状。
家族性髓样癌主要见于年轻人(平均年龄35岁),多为多发性与双侧性,残余腺体总伴有C细胞增生。肿瘤大小为1cm或<1cm时称为微小髓样癌,几乎所有发生于儿童的甲状腺髓样癌病例均属于这种类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完全的外显率。
髓样癌的病理改变见表
项目 | 病理改变 |
肉眼改变 | 典型的髓样癌呈实性、质硬、无包膜,但界限相对清楚,且切面呈灰白色到黄褐色。与乳头状癌的分类原则相似,当肿瘤的最大直径为1cm或<1cm时,称为微小髓样癌。 |
镜下改变 | 典型的表现是圆形到多角形细胞呈实性增生,胞质颗粒状、嗜双染性,且胞核中等大小,肿瘤被富含血管的间质、玻璃样变的胶原与淀粉样物分隔,可见钙化,在X线摄影时即能发现。肿瘤细胞也可以是浆细胞样细胞、嗜酸性细胞、梭形细胞、鳞状细胞样细胞或鳞状细胞,或呈现奇异性特征。髓样癌细胞的生长方式可为类癌样、副节瘤样、小梁状、腺样(小管状或滤泡状)或假乳头状。间质可以稀少、出血、骨化或水肿。淀粉样物沉积可能广泛,或完全缺如。有时,淀粉样物还能够引起明显的异物巨细胞反应。可出现真正3的砂粒体。偶尔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可以诊断为“炎症性”髓样癌。其他不常见的髓样癌变异型包括真正的乳头状髓样癌、黏液性髓样癌、透明细胞变异型髓样癌、小细胞性髓样癌与色素性(黑色素生成性)髓样癌 |
恶性淋巴瘤大多见于成年人或老年女性,表现为甲状腺常迅速增大,并且可导致气管或喉的压迫症状。多数患者发生在桥本甲状腺炎基础上。
恶性淋巴瘤的病理改变
项目 | 病理改变 |
肉眼改变 | 肿瘤切面呈实性白色,呈鱼肉样外观 |
镜下改变 | 多数病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可见明显的局灶性硬化。第二种常见的类型是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由小淋巴细胞或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组成的低度恶性的淋巴瘤,可伴有局灶性浆细胞样分化,具有弥漫性或结节状(滤泡性)生长方式,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瘤的范畴。甲状腺原发的T细胞淋巴瘤极其罕见 |
恶性淋巴瘤与严重的桥本甲状腺炎相鉴别。
e药安全 平台发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