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参与有奖调研↑↑
降尿蛋白是为了保护肾功能。肾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滤出毒素并将毒素排出体外,这需要肾脏完整的滤过膜。滤过膜受损以后血液中的蛋白质漏到尿中就形成尿蛋白。
如果尿蛋白不控制,长期大量尿蛋白又反过来加重肾损害。而且蛋白尿越高,肾功能下降越快。观察发现,尿蛋白定量大于3g/d的肾功能下降速度,是尿蛋白定量小于1g/d的25倍。此外,尿蛋白越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死亡风险越高。
而减少蛋白尿,可以延缓肾损害,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死亡风险。
《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建议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患者,应遵循“30-30”蛋白尿管理原则,即UACR≥30 mg/g积极启动干预;管理目标为UACR降低幅度≥30%,糖尿病肾病患者可降至<30 mg/g。
高血糖、高血压、炎症和纤维化等多种危险因素均参与糖尿病合并CKD的疾病进程,通过促进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进一步加重肾心组织损伤及不良预后,控制蛋白尿的治疗方案应针对不同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
ACEI/ARB是2型糖尿病合并CKD伴白蛋白尿的一线治疗药物。
SGLT-2i相关心肾获益证据亦显示其可有效延缓2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白蛋白尿进展。对于UACR≥300 mg/g者,ACEI/ARB及SGLT-2i的获益证据更为充分。
新型非甾体类MRA非奈利酮具有抗炎抗纤维化的直接心肾保护机制,对于eGFR≥25 mL/min·1.73 m2 、UACR≥30 mg/g的2型糖尿病合并CKD伴白蛋白尿患者,可在ACEI/ARB基础上进一步显著降低UACR及减少远期心肾复合事件,耐受性良好。
《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推荐首选ACEI/ARB、SGLT-2i、非奈利酮进行2型糖尿病合并CKD伴蛋白尿患者的白蛋白尿控制以及肾心保护。基于以心血管事件为主要终点的研究显示,GLP-1RA具有包括新发大量白蛋白尿降低在内的肾脏获益,其针对CKD人群的循证证据研究正在进行中。此外,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个体化应用其他降蛋白尿药物,如选择性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中成药等。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肾病整理自《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李青科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