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今日技能|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上)

2021-07-07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气分析仪大量应用于临床床旁检测,对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的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帮助。但由于血液中细胞持续的新陈代谢作用以及气体的不稳定性,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若未能全部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则会导致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一致,易误导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


分析前存在哪些影响因素?

1

患者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患者情绪紧张将导致其呼吸急促从而引起过度通气,导致酸碱度(pH)和氧分压(PO2)增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 标本采集时患者因疼痛而憋气则会发生通气不足导致pH和PO2降低、PCO2升高。因此,标本采集前应与患者做好沟通,使其处在情绪稳定状态并避免剧烈运动;采血时应尽量减少其痛苦,必要时可应用局部麻醉。


2

体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体温高于37℃时,体温每增加1℃,PO2和PCO2将分别增加7.2%、4.4%,pH则降低0.015;体温低于37℃时,对pH和PCO2影响不明显,而对PO2影响较显著,此时体温每降低1℃,PO2将降低7.2%。所以标本上应注明患者的体温。


3

吸氧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重症患者呼吸机使用、吸氧及吸入氧浓度直接影响PO2检测结果,若调整了呼吸机参数和(或)氧流量后需要等待30min使患者生理学参数稳定后方可采集标本,且采集时需要准确测量患者的体温及吸入氧浓度,并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标记(如在标本的条形码上预留患者体温及吸入氧浓度的表格供采集者填写),以保障实验室检测人员能准确识别,检测时将其输入仪器以校正结果。


4

用药及饮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碱性药物、青霉素钠盐、氨苄西林等输入人体后短期内会引起酸碱平衡暂时变化,从而掩盖了体内真实的酸碱紊乱,易导致临床误诊,因此采血应在患者用药前30 min进行。而患者食用高脂饮食或应用脂肪乳等高脂类药物治疗时,血液中的脂肪将直接影响电极的灵敏度,干扰血气测定,如血液中蛋白质浓度每增加10g/L以及脂类浓度每增加1g/L会分别引起GEM Premier 3000 血气分析仪HCT检测结果增加1% 、0.3%,反之亦然。此时需要在机体充分代谢完全后采集标本(脂肪乳治疗的患者常在输注完毕12h后采样),并记录治疗信息。


5

采集器具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使用普通塑料注射器采血时需要独立配制抗凝剂,且残留的液体抗凝剂会对标本造成稀释,同时注射器内外可不断发生气体交换导致PO2和pH升高、PCO2下降。故建议使用专用的预设性动脉血气采血针采集标本,其预置有固态抗凝剂,不会对标本造成稀释; 针筒壁密度高,具有双重密封活塞以及活塞自动排气功能,能有效隔绝空气并将“无效腔气体”快速完全排出,避免标本采集时混入空气,减少气泡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因为1ml血气标本混入0.1、0.2、0.3、0.4、0.5 ml时,对pH、PO2和PCO2影响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1%~20%、0.34%~5.40% ,这说明混入空气后主要影响PO2的检测结果,随混入空气量增加而增加;混入少量空气(<0.3ml)时对PCO2和pH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小,其预期偏倚临床可接受。


6

抗凝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因EDTA、柠檬酸盐、草酸盐会引起pH及钙离子(Ca2+)检测结果降低,故血气分析常采用肝素钠或肝素锂作为抗凝剂。但因现在临床应用的大部分血气分析仪均能进行电解质、代谢物和 HCT的测定,而普通肝素可与阳离子(如Ca2+、K+、Na+)结合最终导致测量结果假性偏低,故推荐使用“电解质平衡”的固态肝素锂抗凝采血针采集标本,其具有抗凝效果好、不结合电解质、不导致标本稀释和钠离子(Na+)浓度升高的优点。抗凝剂浓度过高会轻度降低Ca2+的检测结果,其最终浓度以20~50 IU/ml为宜,而采用毛细管取样时则以50~70 IU/ml为宜。


7

采集部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动脉血采集部位理论上全身任何动脉均可,但常用桡动脉(适用于一般患者)、肱动脉、股动脉(适用循环衰竭的患者)、足背动脉,儿童常选取头皮动脉; 毛细管血最常用采血部位是脚后跟、指尖和耳垂; 静脉血则常采集于肘部静脉。选择部位时应遵循表浅、体表侧支循环比较丰富、易触及、位置固定、穿刺方便、患者易接受、周围无静脉及神经并行的动脉,但要注意同一患者最好固定取血部位,以便检测结果的比对。


8

标本保存及运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由于血液中的细胞在体外持续进行糖酵解,会导致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生成,使pH、PO2、GLU等项目检测降低,而PCO2、乳酸(Lac)、Ca2+等项目检测结果升高,故采集后应立即使用密封袋盛装并放置于冰水浴中及时送检,且标本不能直接与冰袋接触,否则将影响电解质、HCT等项目的检测,切勿统一采集后统一送检。


临床上使用气动物流输送系统(PTS)。应注意传输距离、传输速度、楼层落差以及弯道数量对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加减速过程中的气压变化和碰撞会引起标本中红细胞( RBC) 震荡加剧导致其部分破裂,同时并加重标本与残留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PTS采用6m/s的速度传输血气分析标本时,将引起PO2和PCO2升高,pH值降低; 采用3 m/s的速度时对于血气分析检测结果无影响。因此,采用PTS传输标本时,标本中不能含有气泡,传输桶内需要放置机械缓冲物并将标本固定后低速传输。




本文首发于重症医学解决方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