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病因
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具体来说是以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障碍为主的胃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
2.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原因与抗反流屏障结构及功能异常、食管清除作用降低、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有关。
3. 长期饮酒、吸烟、食物或药物刺激、妊娠、肥胖、精神心理因素(紧张、焦虑)等都可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风险。
二、症状
1. 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三种类型:①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食管黏膜无明显病变),即“病症性反流”;②糜烂性食管炎(EE,有明显糜烂、溃疡等炎症),即“病理性反流”;③Barrett 食管(BE,食管远端黏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腺上皮所替代),也可称GERD 相关疾病。
2. 反流和胃灼热是本病最常见和典型的症状。
3. 还有胸痛、吞咽困难、咽喉痛、嗳气、声音嘶哑、慢性咳嗽、哮喘、胸闷气短、口腔异味、牙腐蚀等症状。
4. 个别患者反复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三、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抑胃酸分泌药即质子泵抑制剂(PPI)-1] 如奥美拉唑20 mg,口服,一日2 次;儿童1 mg/kg,一日1 次或分2 次等剂量服用——初始治疗。或奥美拉唑20 mg,口服,一日2 次。儿童1 mg/kg,一日1 次或分2 次等剂量服用——维持治疗。通常4 周内可治愈,但糜烂性食管炎的疗程需8~12 周。
用药方案2(抑胃酸分泌药即质子泵抑制剂-2) 如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0mg,一日1 次。或其他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等。
用药方案3[抑胃酸分泌药即H2 受体拮抗剂(H2RA)-1] 如雷尼替丁150 mg,口服,一日2 次。
用药方案4(抑胃酸分泌药即H2 受体拮抗剂-2) 如法莫替丁20 mg,口服,一日2 次;1 周岁以上儿童1 mg/(kg·d),一日2 次,一次最大剂量40 mg。或其他H2 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尼扎替丁等。
用药方案5(促动力药-1) 如多潘立酮片即吗丁啉,10 mg,必要时20 mg,一日3 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或其他促动力药,如西沙必利、甲氧氯普胺等。
用药方案6(促动力药-2) 如莫沙必利5 mg,口服,一日3 次。
用药方案7(黏膜保护剂)如胃膜素,口服,一次3~5 粒,一日4次。或其他黏膜保护剂,如复方铝酸铋、蒙托石粉、吉法酯等。
用药方案8(抗胃酸剂) 如复方氢氧化铝,成人一次2~4 片,一日3 次。饭前半小时或胃痛发作时嚼碎后服。或其他抗胃酸剂,如碳酸氢钠、铝碳酸镁咀嚼片等。
用药方案9(抗抑郁或焦虑药) 如黛力新即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0.5 mg,一次1 片,一日2 次,服用时间为每日早晨,疗程8 周。成人一日2 片,早晨一次顿服或早晨及中午各服1 片。严重者每日3 片,早晨2 片,中午1 片。维持剂量为每日1 片,早晨服。注:黛力新10.5 mg,含氟哌噻吨0.5 mg、美利曲辛10 mg。
用药方案10(三环类抗抑郁药或焦虑药) 如盐酸阿米替林片,口服。成人常用量开始一次25 mg,一日2~3 次,然后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逐渐增至一日150~250 mg,一日3 次,高量一日不超过300 mg,维持量一日50~150 mg;或其他三环类抗抑郁药或焦虑药,如多塞平、氯丙咪嗪等。
用药方案1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或焦虑药) 如氟西汀片,口服,一般只需每日早上一次口服20mg,必要时可加至一日40mg,剂量和疗程遵医嘱。或其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或者是艾斯西酞普兰等。
用药方案12(中药-1) 如左金丸,一次3~6 g,一日2 次。或其他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药,如加味逍遥丸、六君子丸等。
用药方案13(中药-2) 如舒肝调气丸,口服,一次6g,一日1~2 次。
四、联合用药
1. 一般胃食管反流,伴有恶心、呕吐、烧灼感的患者
用药方案1(抑胃酸分泌药即质子泵抑制剂-1:奥美拉唑) + 用药方案5(促动力药-1:吗丁啉即多潘立酮)。
2.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或夜间酸反流的患者
用药方案1(抑胃酸分泌药即质子泵抑制剂-1:奥美拉唑) + 用药方案3(抑胃酸分泌药即H2 受体拮抗剂-1:雷尼替丁)。
注:通常4 周内可治愈,但糜烂性食管炎的疗程需8~12 周。
3. 中、重度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并伴焦虑抑郁症患者
用药方案1(抑胃酸分泌药即质子泵抑制剂-1:奥美拉唑) + 用药方案9(抗抑郁或焦虑药:黛力新即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注:在上述联合用药中,凡注射剂联用时、凡中西药联用时以及与必须单独使用的药品联用时(包括联用药物相互有拮抗作用时)等,其联用方案中的药品均应独立、分时或序贯进行使用。
来源药圈网 节选自《常见病联合用药手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