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北京红十字急救抢救中心 梁润军
喉罩(LMA)是英国麻醉学家Brain于1981年设计发明的,他介于气管插管和面罩之间的一种人工气道,能够快速建立,最早只是应运用麻醉管理。
LMA是一种特殊的通气管,在其通气的前端衔接一个用硅胶制成的扁长外套,大小刚好盖住喉头。是一种真正的声门上气道管理技术。由通气管、通气罩、充气装置和接头组成,按照需要和人群进行选择合适的型号。
1.用于无呕吐返流危险的手术,尤其是暴露自主呼吸的患者。LMA是面罩通气和气管内插管通气的一种替代通气方式,但是,如有气管内插管适应证,LMA不能取代气管内插管通气。
2.急救复苏(CRP)时,置入喉罩较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可靠,能争取分秒的宝贵时间。
3.对困难插管病例在标准面罩呼吸囊不能维持有效通气的场合,LMA用于处理已知或难以预计的困难气道。
1. 饱食,腹内压过高,有呕吐返流误吸高度危险的病人。
2. 有习惯性呕吐返流史病人。
3. 咽喉部存在感染或其他病理改变的病人。
4. 必须保持持续正压通气的手术。
5. 呼吸道出血的病人。
6. 通气压力需大于25cmH2O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
7. 小口、大舌或扁桃体异常肿大的病人。
用左手从后面推患者的枕部, 使颈伸展、头后仰, 右手示指和拇指握持充分润滑的喉罩。
喉罩的开口面向患者颏部, 紧贴上切迹的内面将喉罩的前端插入口腔内, 然后向上用力将喉罩紧贴硬腭推送入口腔,用食指放在通气导管与通气罩的结合处向里推送喉罩, 尽可能用食指将喉罩推送至下咽部, 下端进入食管上口, 上紧贴会厌腹面底部, 罩内的通气口正对声门,喉罩位置恰当时,可有落空感,同时还会感到有阻力。
置入方法与常规法基本相同, 只是先将喉罩口朝向硬腭置入口腔至咽喉底部后, 轻巧旋转180°(喉罩口对向喉头)后, 再继续往下推置喉罩, 直至不能再推进为止。
喉罩以45°角滑过硬腭, 同时通气罩近端压向一侧, 通气罩远端压向另一侧。
置入过程中, 应以通气罩的远端侧面作为与硬腭的接触边, 顺势将喉罩以45°角滑过硬腭并推入口咽部, 一旦通气罩到达喉咽位置, 即将其放正(开口面向咽喉)。
是指喉罩进入咽喉腔,罩的下端进入食管上口,罩的上端紧贴会厌腹面的底部,罩内的通气口正对声门,将罩周围的套囊充气后,即可在喉头部形成闭圈,从而保证通气效果,小于10岁的患者置如喉罩的平均深度为10 cm+0.3*年龄(岁)。
1. 喉罩可采用高压蒸汽消毒,并可反复使用。
2. 操作简单、容易,只要病人无张口困难,便能置入喉罩,且容易固定不易脱出。
3. 无喉镜插入、显露声门、导管插过声门等机械刺激,不易出现喉头水肿、声带损伤、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
4. 置入刺激轻,分泌物少,不影响气管纤毛活动,利于排痰,能维持气道的自洁作用;术后咳嗽、肺不张、肺炎等肺部并发症少。
5. 气道阻力小,病人呼吸做功小,呼吸肌不易疲劳。
6. 所需的麻醉深度比气管插管者浅,麻醉药用量减少。
1、利用纤维光导喉镜置入喉罩进行观察,标准是:1级仅看见会厌;1级可见会厌和声门,3级可见会厌,即部分喉罩已经被会厌覆盖;4级看不见声门或会厌向下折叠。
2、置入喉罩后施行正压通气,观察胸廓起伏程度,听诊两侧呼吸音师傅对称清晰;听诊颈前区是否有漏气杂音。
来源:院前急救联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