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邀请国内著名同行专家担任评审的复旦版《2018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和复旦版《2018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11月10日在上海市发布,全国共有100家医院进入“复旦版排行榜”,40个专科(前10名)榜上有名;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连续十年蝉联排行榜前三甲。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教授宣读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名单
十年磨一剑,这是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的公益性项目,也是连续第十年发布。
据悉,为了保证榜单的准确性、公正性,十年中,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持续扩增参评专家,除了继续邀请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外,还将中国医师协会(包括各临床专科的全国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以及中青年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各分会常委等)纳入专家库。本年度向专家库里的4879名专家发出邀评挂号函,最终收到回执3258份,有效回复率高达66.78%。今年专家库人数较去年的4630名又增加了249名。上述三个重要数据均创十年来的历史新高,尤其是有效回复率突破2014年度64.33%的高点,更远高于已有30年历史、“排行榜常态化”的美国最佳医院评选33.5%的专家有效回复率。
十年风雨,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砥砺前行,引用率与影响力不断攀升。从最初遭受质疑,到业内欣然接受,再到如今让人翘首以盼,无论哪个阶段,都与坚持同行专家投票、“用榜单撬动全国医院学科建设”的初心不变有关。
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恒变有道
稳定有序是复旦版排行榜的一贯追求,也是以后坚持的原则。
就排行榜评议标准来说,不变和稳定正是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秉持的宗旨,如每年发放给专家的同行评议问卷不变、资料收集方法不变、统计分析方法不变、整个设计的思路不变;以学科建设、临床水平为魂的宗旨不会变。
十年来,本着成熟一个上榜一个的原则,评审专科稳步增长。2010年首个复旦版榜单纳入27个专科,到2017年已增至40个专科。本年度专科未增加。
这期间,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经历了“两个未变”和“四个改变”。“两个未变”体现在促进医院学科建设的初心未变和核心评选规则未变;“四个改变”表现在扩大参评专家的数量和范围、新增区域医院排行榜、扩增评选专科类别、完善评选指标。
2017年主办方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一项调研显示,七年来,全国各医院的最佳专科声誉排名相对稳定,据统计,65%~68%的专科声誉排名不会有“1位数”的变动;20%~25%的仅有“1位数”的变动;5%~8%的有“2位数”的变动,“3位数”变动的只在2%以下。数据证实,复旦版排行榜是稳定的。
专科声誉排名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 “一成不变”
虽然80%的专科声誉权重贡献,使专科排名相对稳定,但因每家医院每年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获奖项目等不同,导致20%的科研产出计分不同,使复旦版最佳医院排行榜每年的最终排名出现“微妙变化”,这也成为人们每年为此“期待”的魅力所在;正是这些微妙变化和成果多寡的“敏感性”,导致全国各大医院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格局,医院的科研产出已呈现不进则退,少进也退的“格局”,也就是说,只有“多进”才能“排前”。
尤其是每年医院综合排行榜前10名中的后5名,其角逐、交织带来的惊心动魄,越演越烈。如上年度40个学科声誉排名曾出现16个学科声誉、科研“双满分”,而今年只有12个学科“双满分”。说明医院间你追我赶的竞争势头已出现,并日趋激烈。
把投票权始终交给最懂行的同行专家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介绍,让同行专家评选医院专科好坏,是复旦版排行榜设立之初就形成的共识。把专家纳入投票主力军后,特别是将中国医师协会各分会常委纳入专家库后,数据量的难题迎刃而解。同时,为保证专家队伍公正准确的评选,避免数据背后潜在的人为干扰,复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专家经过探讨,决定首先信任和依靠评审专家的专业操守和能力——这是医院排行榜能够得以存续的根基,在此基础上,每年榜单出炉后,对照各位专家当年的投票计算吻合度,吻合度低于5%的专家将暂停1~2年的投票。规则制定至今,已有10名专家被暂停1~2年的投票资格。准确和公正无疑是一份榜单的核心生命力,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努力坚守这一点,并将其视为最低底线。
如今,中国医院排行榜已成为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辐射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必将始终保持其临床能力、专科声誉和学科建设的初心不变。
查看全部复旦排行榜,请点击专题链接
(《中国医学论坛报》通讯员 孙国根;图片转自健康界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