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含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根据病变部位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的不同,肺结核分为以下类型:
1.原发性肺结核:
指初次感染即发病的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内原发病灶及胸内淋巴结肿大,或单纯胸内淋巴结肿大。儿童原发性肺结核也可表现为空洞、干酪性肺炎以及由支气管淋巴瘘导致的支气管结核。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胸部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均匀分布的大小、密度一致的粟粒结节;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弥漫病灶多分布于两肺的上中部,大小不一,密度不等,可有融合。儿童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有时表现为磨玻璃样阴影,婴幼儿粟粒病灶周围渗出明显,边缘模糊,易于融合。
3.继发性肺结核:
由于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菌复燃增殖而发病,本型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继发性肺结核胸部影像表现多样,轻者主要表现为斑片、结节及索条影,或表现为结核瘤或孤立空洞;重者可表现为大叶性浸润、干酪性肺炎、多发空洞形成和支气管播散等;反复迁延进展者可出现肺毁损,毁损肺组织体积缩小,其内多发纤维厚壁空洞、继发性支气管扩张,或伴有多发钙化等,邻近肺门和纵隔结构牵拉移位,胸廓塌陷,胸膜增厚粘连,其他肺组织出现代偿性肺气肿和新旧不一的支气管播散病灶等。根据不同的影像学特点,继发性肺结核可分为5个亚型:
(1)浸润性肺结核:渗出性病变和纤维干酪增殖灶多发生在上叶,影像学表现为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
(2)空洞型肺结核:空洞大小不一,多为干酪渗出病变溶解形成洞壁不明显、多个空腔的虫蚀样空洞;伴周围浸润病变的薄壁空洞,当引流支气管出现炎症伴阻塞时,可形成薄壁的张力性空洞。
(3)结核球:多由干酪样病变吸收和周围纤维包裹形成,常有钙化,周围有小结节的卫星病灶。
(4)干酪性肺炎:机体免疫力减退者受到大量结核菌感染,或淋巴结中的大量干酪样物经支气管进入肺内而发生。大叶性干酪性肺炎影像呈大叶性密度均匀磨玻璃状阴影,逐渐出现溶解区,呈虫蚀样空洞,可出现播散灶。
(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该型病程长,反复进展恶化,肺组织严重破坏,肺功能严重受损,双侧或单侧出现纤维厚壁空洞和广泛的纤维增生,造成肺门抬高和肺纹理呈垂柳样,患侧肺组织收缩,常见胸膜粘连和代偿性肺气肿。
4.气管支气管结核:
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气管支气管结核主要表现为气管或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狭窄支气管远端肺组织可出现继发性不张或实变、支气管扩张及其他部位支气管播散病灶等。依据支气管镜下改变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分为Ⅰ型(炎症浸润型)、Ⅱ型(溃疡坏死型)、Ⅲ型(肉芽增殖型)、Ⅳ型(瘢痕狭窄型)、Ⅴ型(管壁软化型)和Ⅵ型(淋巴结瘘型)。
5.结核性胸膜炎:
包括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为胸膜的早期炎性反应,通常无明显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渗出性胸膜炎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可为少量或中到大量的游离胸腔积液,也可为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吸收缓慢者常合并胸膜增厚粘连,也可演变为胸膜结核瘤及脓胸等。
来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8):709-7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