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认为在家测血压不准确”是误区!王继光教授牵头亚洲12位专家评述

2020-10-17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高血压

2017年,中国有254万人死于高收缩压,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疾病。如果治疗所有高血压患者,每年将减少80.3万例心血管病事件。但中国的高血压控制率仅16.8%。

 

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认为,家庭血压监测是改善高血压防控的有效方法,在诊断、指导降压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和预后方面好处多多。他在本刊发布了中国的《2019年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近日,王继光又牵头12位来自亚洲10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发文强调,亚洲家庭血压监测的推广和实施还很不足。

 

从临床指南方面,仅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和日本有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这提示,亚洲多数国家及地区,临床医生对家庭血压监测的了解和使用可能较低。

 

专家组认为,亚洲地区家庭血压监测应用的推广主要有三方面障碍:

 

首先是对家庭血压监测临床价值认识不足。

 

比如,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医生认为家庭血压监测不可靠,不准确,而医生量取的诊所血压才最准确。

 

这种误解也不同程度影响了患者,进而拉低对家庭血压监测的认识,影响患者应用家庭血压监测的依从性。

 

其次是,对于如何更好实施家庭血压监测不够了解。

 

包括医生对如何规范应用家庭血压监测去监测和管理血压不够清晰,也不太明确向患者推荐何种血压计适宜。

 

患者则不清楚使用哪种血压计以及如何规范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文章指出,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应该更为本土化、更细化,同时应加强医患双方教育。

 

最后是资源不足。

 

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医生没有充足时间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血压监测,以及满足患者相关问题的咨询。

 

而有研究显示,对家庭血压监测的任何反馈或咨询均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

 

尽管这项述评中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很多推动家庭血压监测的工作,比如开展相关研究、制定指南、加强教育和开通相关通道,但仅有日本较为全面。

 

专家组建议,各国及地区应开展更多家庭血压监测相关研究,制定及更新相关指南和共识以增强对家庭血压监测的认识和推广。

 

建议推广和传播家庭血压监测的重要性,以及容易让患者理解的正确测量家庭血压的方法,让患者更容易和获取认证过的家用血压计。

 

此外应该加强对相关护理人员培训,以指导患者如何准确测量家庭血压,对家用血压计不足的国家或地区,可考虑租借设备。

 

专家组指出,除了各国及地区从本身情况出发推行家庭血压监测外,还需要互相合作以更好促进高血压管理。

 

除了依据本土情况外,不同学科的专家以及全科医生等不同类型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团队将有助于提供更为全面的家庭血压管理视野。

 

来源:

[1]Wang JG, Bunyi ML, Chia YC, et al. Insights on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Asia: Expert perspectives from 10 countries/regions.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20 Oct 11. doi: 10.1111/jch.14074.

[2] 中国高血压联盟《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委员会. 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635-639. 

[3]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9): 833-854.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