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骨骼肌改变表明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中国的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
Skeletal muscle alterations indicate poor prognosis in cirrhotic patients: 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in China
发表期刊:《国际肝病》(Hepatol Int)(Q1区,IF:5.9)
第一作者:曾欣
主要作者单位:上海市东方医院
本研究提供了骨骼肌改变与肝硬化不良预后之间显著相关性的证据,并建立了有效和方便的列线图,将肌肉骨骼疾病纳入肝硬化的预后预测,为后续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本研究是中国的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第一作者为上海市东方医院消化内科曾欣主任,本研究结果于2024年发表在SCI杂志《国际肝病》(Hepatol Int)(Q1区,IF2023:6.083)。该研究结果2024年被《中国肝硬化管理共识》引用。本研究为了确定中国人群中肌病的诊断标准,并研究骨骼肌异常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通过招募911名志愿者,确定肌病的诊断标准和影响因素,并招募480名肝硬化患者,验证肌肉改变对预后预测的价值,并建立新的无创预后策略。多变量分析表明,年龄、性别、体重、腰围和肱二头肌围对 L3 骨骼肌密度(L3-SMD)有显著影响。以年龄小于 60 岁的成年人的平均值-1.28×SD 为临界值,男性 L3-SMD<38.93 Hu,女性 L3-SMD<32.82 Hu,即为肌骨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
肌脂肪变性而非肌少症与门静脉高压症密切相关。肌少症和肌萎缩症的并发不仅与肝功能不良有关,而且明显降低了肝硬化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肝移植生存率(p<0.001)。
根据逐步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我们建立了包括总胆红素、白蛋白、HE病史、腹水分级、肌少症和肌萎缩症在内的列线图,以便轻松确定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概率。6个月生存率的AUC为0.874(95%CI 0.800-0.949),1年生存率为0.831(95%CI0.764-0.898),2年生存率预测为0.813(95%CI-0.756-0.871)。本研究将肌肉骨骼疾病纳入肝硬化的预后预测,为肝硬化的预后预测提供了有效和方便的列线图。
该研究是中国的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参与单位为上海市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和上海市长征医院消化内科,本研究结果于2024年发表在SCI杂志《国际肝病》(Hepatol Int)(Q1区,IF2023:6.083)。该研究结果2024年被中国肝硬化管理共识引用。本研究共纳入了911例健康志愿者和480例肝硬化患者,确定了中国人群中肌萎缩症的诊断标准,发现肌萎缩症而非少肌症与门静脉高压症密切相关。此外,肌少症和肌肉萎缩症的并发会导致肝功能不良和严重肝硬化,并对生存率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最终建立了包含6个参数的列线图,总胆红素、白蛋白、肝性脑病病史、腹水分级、肌少症和肌萎缩症,预测肝硬化患者6个月、1年和2年生存概率的列线图优于MELD和Child-Pugh评分。
综上所述,该研究为后续研究中国患者的其他疾病奠定了基础,并为肝硬化的预后预测提供了有效和方便的列线图,将肌肉骨骼疾病纳入肝硬化的预后预测,为后续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内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消化病及肝病专家。
上海市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兼陆家嘴院区主任,毕业于海军军医大学(现第二军医大学),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对疑难胃肠疾病诊治有独到见解;擅长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诊治,提出中国人隐匿性肝性脑病诊断新方法;率先利用低剂量利福昔明预防肝硬化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熟练掌握各种胃肠镜治疗技术,尤其在超声内镜诊疗方面特色明显,对腹膜后、胰腺、直肠及胃食管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
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上海市基金5项。共同主编科普专著《肝硬化》、副主编《名医支招—精准防治消化病》,执笔撰写《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专家共识》和《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是《中华消化杂志》及《国际消化病杂志》编委及多部SCI期刊审稿专家,发表SCI收录论著3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355,获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卫生系统新优青、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上海市卫健委卫生健康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上海市东方医院消化内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浦东新区第一批建设的高峰学科、浦东新区新质专科、东方医院重点特色专科,是上海市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博士授权学科及博士后流动站。学科集医、教、研于一体,共展开床位100张。学科瞄准国际前沿,根据国家和上海市重大临床需求,整合相关学科构建大消化疾病诊疗模式,形成慢性肝病诊治、内镜微创诊疗、炎症性肠病及胃肠动力性疾病诊治、胆胰疾病诊疗等亚学科方向,建成辐射全国的消化疾病诊疗中心,其中慢性肝病诊治和内镜微创诊疗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居于领先行列。年门急诊诊疗人次超过20万,年出院人次超过5千,超过34%患者来自外地;近3年新开展10余项临床新技术。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