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SIFIC热点速递丨大感控·新防线:后疫情时代三大耐药危机的破局之战

2025-07-14作者:CMT-壹生资讯

7月10日-12日,第21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会议(SIFIC)暨第9届东方疑难感染病(OFCID)联合会议、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暨感染学会学术年会及2025申江健康论坛于上海召开。本次大会以“大感控:视界·技术·人才·合作”为主题,围绕多重耐药菌防控、抗菌药物管理等前沿热点,展开广泛且深入的多学科学术交流。


后疫情时代,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治要点是什么?新冠疫情对于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治疗带来了哪些新挑战?产金属酶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又该如何临床决策?会议期间多个学术汇报针对以上热点话题展开了精彩阐述,本文撷取汇报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大会现场盛况



新冠病毒
后疫情时代新冠感染仍面临挑战,临床应聚焦新冠脆弱人群,及早启动小分子抗病毒治疗


胡必杰教授在大会现场作专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胡必杰教授分享了后疫情时代新冠感染趋势与合理用药策略。2025年上半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病毒感染再度活跃。在中国,门急诊新冠感染持续上升,位列门急诊呼吸道病原体首位。Lancet发表的中国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再次感染新冠时,症状通常较轻且不典型,但长新冠症状的患病率较高,多次感染患者症状更严重,主要集中在疲劳、记忆力下降、运动能力降低和脑雾等方面。


新冠感染对老年人及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影响尤为严重。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症状不典型,病情发展快,可能表现为原有的慢性病加重。此外,感染新冠后新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因此,聚焦新冠脆弱人群,及早启动小分子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


Paxlovid作为新冠抗病毒治疗的重要药物,对不同病毒变异株的疗效未发生变化。WHO新冠指南明确指出,新冠病毒变异主要发生在刺突蛋白,而非 3CLPro,而Paxlovid针对3CLPro发挥作用,因此其对最新变异株的疗效未发生变化,仍唯一被强推荐用于住院高风险的非重症患者。EPIC-HR研究的亚组分析发现,老年人接受Paxlovid治疗的获益更多,约为非老年人群的3;中国真实世界研究显示,Paxlovid治疗组核酸检测转阴速度更快,可降低患者28天内住院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此外,Paxlovid在门诊新冠感染患者中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依从性良好;真实世界研究还表明,Paxlovid可减少各类高风险人群住院/死亡风险,老年人接受Paxlovid治疗获益更多,约为非老年人群的3倍;同时,临床亦需关注Paxlovid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后疫情时代,除了关注新冠脆弱人群和合理用药外,还需关注新冠继发霉菌/细菌感染。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感染新冠后,容易并发COVID-19相关毛霉菌病/曲霉病(CAPA/CAM),病死率高。COVID-19合并其他混合霉菌感染风险患者,需选择广谱覆盖药物避免毛霉菌突破感染。此外,COVID-19继发CRAB感染预后更差,感染性休克和死亡概率更大。IDSA 2024年最新指南推荐舒巴坦/度洛巴坦为治疗CRAB感染的首选方案。


总之,后疫情时代新冠感染仍面临挑战,需要聚焦新冠脆弱人群,及早启动小分子抗病毒治疗,并关注新冠继发霉菌/细菌感染,合理用药改善结局。



CRAB
新冠疫情加剧CRAB感染严重性,舒巴坦/度洛巴坦为CRAB感染首选方案


SIFIC热点速递丨大感控·新防线:后疫情时代三大耐药危机的破局之战1393.png

潘钰教授在大会现场作专题报告


COVID-19疫情显著增加了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钰教授介绍道,疫情期间,欧美及亚洲等多地的CRAB感染病例数大幅上升,且以医院获得性感染为主。COVID-19患者因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更长的机械通气和ICU收治时间,以及接受免疫调节治疗等因素,增加了继发CRAB感染的风险,且感染后预后更差,死亡概率更大。


CRAB检测阳性的患者需区别污染、定植和感染。CRAB定植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是未定植者的8.4倍,且从定植进展至感染仅需4天,可致院内死亡率显著升高。临床决策时需考虑CRAB的毒力和数量、检出部位、患者相符合的感染症状和体征、免疫状态和病情严重性等因素。


对于CRAB感染的治疗,传统广谱药物在降低死亡率方面存在局限性。舒巴坦/度洛巴坦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于2023年5月获FDA批准上市,2024年在中国获批。舒巴坦可精准杀灭鲍曼不动杆菌,度洛巴坦可广谱抑制β-内酰胺酶,恢复舒巴坦的抗菌活性。体外研究显示,舒巴坦/度洛巴坦对CRAB的敏感性优于其他常见抗生素。ATTACK研究证实,舒巴坦/度洛巴坦治疗CRAB感染的28天全因死亡率非劣于多黏菌素E,且临床治愈和微生物结局显著优于多黏菌素E,肾毒性显著低于多黏菌素E,总体安全性良好。真实世界病例报告也显示,舒巴坦/度洛巴坦成功治疗COVID-19继发XDRAB肺炎,3天内起效。


此外,舒巴坦/度洛巴坦与Paxlovid无药物相互作用,且被最新热病指南和IDSA 2024年指南推荐用于AB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及作为CRAB感染治疗的首选方案。总之,舒巴坦/度洛巴坦为CRAB感染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



MBL-CRE

产金属酶CRE感染日益严峻,以“精准抑酶”为策略,氨曲南/阿维巴坦成为新的突破性武器


陈佰义教授在大会现场作专题报告


CRE感染,尤其是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菌株的治疗,已成为全球性临床难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佰义教授指出,中国CRE感染的耐药谱具有鲜明特征,大肠杆菌90%NDM型金属酶,肺炎克雷伯菌成人以KPC为主,儿童则多见KPCNDMOXA-48混合感染,这种复杂耐药背景标志着我们已进入"知酶时代"——治疗必须基于精准酶型检测。

耐药机制的核心是碳青霉烯酶分化。A类KPC酶可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等复方制剂,但2019年后KPC突变体暴增145种,显著削弱阿维巴坦疗效;B类MBL(如NDM/VIM)能水解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却缺乏临床可用抑制剂;D类OXA-48则直接影响瑞莱巴坦活性,而中国CRAB中OXA-23占比高达99%。


面对MBL主导的耐药格局,传统多黏菌素或替加环素方案疗效有限且毒性显著。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曾被寄予厚望,前瞻性研究显示其能将MBL血流感染30天病死率降低63%(HR 0.37),但联合给药靶达标率仅84%,且实验室缺乏标准化协同活性检测方法,临床落地存在瓶颈。


突破性进展来自氨曲南/阿维巴坦这一新型复方制剂,该药物此前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及欧盟批准上市,并于2025年6月30日于中国获批上市。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对KPC、MBL、OXA-48及非产酶CRE的敏感率均超97.6%,全球1098株菌验证数据表明,即便对"三剑客"(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多黏菌素耐药、替加环素不敏感)的顽固菌株,敏感率仍达98%以上。这种广谱覆盖性源于独特作用机制——氨曲南靶向PBP3,阿维巴坦同时抑制β-内酰胺酶并结合PBP2,形成双重杀菌效应。


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氨曲南/阿维巴坦的临床价值。REVISIT试验中,氨曲南/阿维巴坦治疗革兰阴性重症感染的临床治愈率(68.4% vs 65.7%)和28天生存率(96% vs 93%)均优于对照组;ASSEMBLE研究针对MBL感染更显示压倒性优势,治愈率(41.7% vs 0%)和生存率(91.7% vs 66.7%)远超传统方案。该药组织穿透性好,肾安全性高,且与青霉素无交叉过敏,为耐药困境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陈佰义教授总结表示,面对当前中国CRE治疗困境,氨曲南/阿维巴坦可作为未明确酶型耐药CRE的经验性单药首选,确诊MBL感染则应将其列为一线治疗,并可作为"三剑客"耐药治疗的潜在选择。氨曲南/阿维巴坦这类新一代复方制剂,不仅填补了MBL-CRE单药治疗的空白,更为多重耐药患者点燃希望之火。



结语

本次SIFIC大会多位专家探讨了后疫情时代感染病领域的关键挑战与前沿进展,为与会者带来了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疫情时代防控的核心在于精准识别并保护脆弱人群,及早启动以Paxlovid为代表的有效抗病毒治疗;针对新冠疫情加剧的CRAB感染,舒巴坦/度洛巴坦凭借其显著的疗效优势和良好的安全性,及其与新冠治疗药物无相互作用的特性,已成为治疗CRAB感染,尤其是重症及新冠继发感染的首选方案;对于日益严峻的产金属酶CRE感染,基于耐药机制的“精准抑酶”策略是核心。新型复方制剂氨曲南/阿维巴坦可作为未明确酶型耐药CRE的经验性单药首选,确诊MBL感染则应将其列为一线治疗,成为临床新的利器。



专家简历


胡必杰.png

胡必杰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教育部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

  • 复旦大学医院感染与控制研究所所长

  • 国家卫生健康标委会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委会主任委员

  • 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细菌真菌感染诊治培训基地主任

  • 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会理事长

  •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第三/四届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

  • 中国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主任

  • 上海市级医院感染防控专科联盟主任


潘钰.png

潘钰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

  •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委员

  •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防痨协会老年结核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分会委员

  • 中国女医师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上海市卫健委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专科分会细菌和真菌学组副组长

  • 上海市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 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委员

  • 上海市徐汇区医学会主任委员


陈佰义.png

陈佰义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任医师、博导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辽宁省感染性疾病医疗中心/国家卫健委细菌真菌感染诊治培训基地

  • 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症学会(GCACMID)理事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IDSC)(第1/2届)副主任委员

  •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控制分会(第4/5届)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5/6届)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促会临床微生物分会(第1届)副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第1届)常委

  •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11届)常委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FDSC)(第1届)常委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 (第10/11/12届)委员/细菌真菌学组副组长

  • 擅长不明原因发热(FUO)病因诊断以及各器官系统难治及复杂细菌真菌感染、耐药菌感染及免疫缺陷人群机会性感染诊治;对合理应用抗生素有一定造诣。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9项科研课题;研究兴趣包括感染病发病机制、耐药菌诊治与防控;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间质性肺疾病学》、副主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和《肺部疑难疾病病例析评》。获得荣誉包括全国卫生系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辽宁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获“五四”奖章、全 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获评“辽宁名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